中國虎網 2015/2/12 0:00:00 來源:
未知
2月10日,多家媒體稱市場傳網售處方藥新政或將在今年春節后出臺。受此消息影響,10日當天,醫藥電商集體大漲,11日醫藥電商代表的“三堂一通”再次漲停或者盤中觸及漲停。
早在去年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稿》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其中規定,互聯網銷售處方藥的藩籬將被打破。目前市場普遍預計在春節后將會公布。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預計2015年醫藥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百億,處方藥政策約束一旦打開,醫藥電商的市場空間有望從目前的近2000億非處方藥,向近萬億市場擴展,行業將實現從新業態到廣泛應用業態的跨越,預計慢性病、常見病類口服藥最先受益。
興業證券分析師項軍則認為,中美對比發現,中國藥品電商的潛在空間巨大,如果中國醫療環境支持,藥品電商具備“低價長尾”特征,適合中國土壤,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按照2013年藥品基數,中國藥品網購市場理論空間為2300億元。
但是項軍也認為,雖然中國藥品電商理論空間大,但藥品電商要獲得實質性發展仍然面對較多挑戰,中國藥品電商面臨的政策困境是網上限售處方藥、醫藥不分開 處方難外流、醫保不能線上支付、醫保統籌賬(醫保占比最大部分,只在醫院使用)不能用于零售終端支付,中國藥品電商未來的崛起需要解決上述問題,必將伴隨 醫療生態圈的改變,生態圈的改變需要協調多方利益,是一個較緩慢的過程。
目前,美國網上售藥占比達到30%,中國網上售藥占比僅0.35%,項軍認為,這主要在于兩國醫療環境不同:在中國占比80%的處方藥不能網售,線上難以拿到處方,線上醫保不能支付,在美國,線上有處方,有醫保支付。
東興證券醫藥行業一位分析師認為,“我們可以容忍傳統電商一到三天的配送時間,但我們無法想象拿到處方后要花費相同的時間才能買到藥品”。他預計,也許 不急不重的慢性病患者會選擇網售,對于整個醫藥商業的互聯網化,本質上需要線下的實體渠道,這才是醫藥電商的發展關鍵。
上述分析師認為,看好醫藥商業在網售處方藥相關政策放開后的發展前景,但行業的真正繁榮,與醫改的推進步伐緊密相關,在醫改時間表尚不明朗的今時今日,一個獨立政策的出臺只是為醫藥商業打開了互聯網的發展和想象空間,而真正大幅發展尚待時日。
“處方電子化、處方藥網購放開、醫生多點執業、跨地區醫保打通,這四個政策出臺后,才能打造一個完整的互聯網醫療生態圈,包括阿里在內,互聯網醫療的公司都在等政策。”一家醫藥上市公司的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作者:劉寶強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