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3/9 0:00:00 來源:
未知
2015年3月3日,全國兩會正式拉開帷幕。本報匯總部分與醫療健康相關的提案、建議,讓我們看看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是什么?
關鍵詞:醫改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
主流醫療系統沒有實現公益性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接受記者采訪表示,霧霾與肺癌、腫瘤之間的關聯目前還不清晰。談到APEC藍、奧運藍,他認為“中國痛下決心治霾,10年內會有明顯改善”。
霧霾與呼吸疾病之間的關系,一直備受關注。對此,鐘南山表示,從目前國內的情況看,霧霾與肺癌、腫瘤之間關系有多大還不清晰,“但并不是說二者沒有關系”。
鐘南山表示,去年“APEC藍”和2008年的“奧運藍”的出現,表明短短的一兩個月時間都可以有明顯的治理效果。“只要中國痛下決心治霾,10年內會有明顯改善。”
談到醫改問題,鐘南山表示,推行醫改以來,老百姓能夠感受到實惠,但醫務人員基本沒有獲得動力,主流醫療系統沒有實現公益性。“醫務人員的收入80%靠創收,公立醫院走的是市場路線,我沒有看到醫院實現真正的公益性了。”
“醫護人員工資誰來埋單是關鍵問題。”鐘南山并不認為目前推行的醫改在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上找到了方向。
此外,對于近年一些醫療領域的精英因腐敗“落馬”的情況,鐘南山表示并不奇怪,“醫院以市場為導向,必然為沉淪造就土壤”。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
科主任別再算經濟賬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接受專訪,針對看病難、看病貴如何解決等熱點問題作了解答。
看病難、看病貴導致的醫患糾紛等問題應該如何解決?王隴德說:“應從根本上解決醫療機制問題。下一步醫改是否成功,關鍵在我們的科主任、醫務人員不再算賬。”
如今,各個醫院都與經濟效益掛鉤,醫生都有經濟指標??吹竭@些,患者自然不會對醫生信任,也會出現很多矛盾。
王隴德說,如果一個國家的醫療機構絕大多數都是政府辦的,這是不合理的。政府也沒那么大的承擔能力。在美國,一個州政府辦的醫療機構只有一兩所。所 以,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是基本的醫療保障。國家辦的醫療機構應該走收支兩條線。而社會辦醫全面放開并支持健康發展,國家只需做好監管即可。
福建醫科大學教授侯建明:落實“多點執業”解放醫生
“多點執業”的根本為“自由執業”。目前,“自由執業”已經成為國際主流模式,而我國的醫生大部分卻還束縛在單位的“籠子”里。針對“多點執業”這一政策叫好難叫座的現狀,首先要盤活醫師資源,讓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去引導醫師“多點執業”,打開束縛醫生的“籠子”。
盡管政府放寬了醫師“多點執業”的限制,但當政策具體到醫師的時間分配、權責明晰以及醫療機構的利益方面時,仍存在諸多矛盾。在帶到政協第十二屆全 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提案中,侯建明建議,針對醫師“多點執業”政策,要出臺更富操作性、針對性,更為明確、具體的細則,方能保障醫院、醫師和患者三方的 利益。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
建立廣覆蓋多層次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
“我們需要建立廣覆蓋、多層次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針對近期社會高度關注的“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在接受記 者采訪時表示,我希望大量的連鎖藥店里都有駐店醫生,這要患者就沒必要為感冒這樣的小病跑到大醫院排隊掛號。零售藥店參與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不僅節省患者時 間,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大量有效的醫療資源。
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提到要深化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時,郭廣昌準備了《關于鼓勵零售藥店參與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建議積極探索 以社會零售藥房為載體,以家庭醫生、醫生多點執業制度為保證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引入社會資本,通過開放社會零售藥店提供基礎、簡單醫療服務的限制, 引導群眾基層就醫、分級就醫,最終實現推動醫療服務提升和醫改深化的目的。
關鍵詞:便民服務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
持續呼吁簡化看病流程
要真正為百姓做事情,就要學會換位思考。醫生應多去體驗病人的生活和看病的細節,這樣才能找出更人性化的解決方案。比如病人用支付寶掛號成功后,醫 院的手機軟件系統會直接告知明天上午幾點鐘到幾號診室找某位醫生,醫生開了檢查單后馬上可以用支付寶付費,系統還會提醒到哪里去檢查,檢查報告也可以在手 機上查看。這些做法都是通過換位思考提出來的,可以大大縮短病人的看病流程。
“去年,我經過深入調研后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簡化了醫院的看病流程,有效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蔡秀軍委員十分高興地告訴記者,他打算在今年兩會上給大家介紹情況,并繼續呼吁全國的醫院一起努力簡化看病流程。
百度總裁李彥宏:
全面開放醫院號源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公布自己的兩會提案:建議全面開放醫院掛號號源,讓病人找到最合適的醫生。
李彥宏認為,網絡掛號對方便群眾就醫、提升醫療行業運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而當前部分地區具有官方背景的“預約掛號統一平臺”存在著社會認知度低、 用戶體驗不好、掛號號源上網比例不高、限制醫院開展個性化服務積極性和自主性等問題。因此,李彥宏建議取消部分地區對商業機構開展網絡掛號業務的限制,借 助社會力量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同時根據不同地區實際情況,逐年加大醫院掛號號源上網的比例,加強對網絡掛號的宣傳力度,引導患者更多通過互聯網進行掛號。
關鍵詞:保障機制無錫人民醫院副院長陳靜瑜:
應盡快建立器官快速異地轉運機制
盡管在移植技術上日臻成熟,但快速進行異地轉運移植器官一直是一個難題。已當了10年全國人大代表的無錫肺移植專家陳靜瑜帶來了器官移植異地轉運提案,呼吁我國航空、高鐵、高速公路等交通部門能為器官移植的快速轉運搭建一個綠色通道,實現器官的快速異地轉運。
“遠程轉運就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心肺器官獲取后必須要在5小時內到醫院,之前遠赴廣州、桂林取肺源都遇上了航班延誤,我們只能和航空公司、機場協 調,以減少打掃時間、申請直飛、縮短飛行時間……完成了一場場生死時速的大逆轉。”陳靜瑜說,“為了確保器官的順利移植,應從國家層面開通飛機轉運的綠色 通道,例如做快速安檢,快速上飛機,不要讓器官因為飛機、高鐵的延誤而浪費掉。”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院長郭淑芹:
建立艾滋病“無過錯”國家補償機制
今年1月,福州5歲小女孩毛毛因輸入“窗口期”血液而感染艾滋病毒引起廣泛關注和同情。有數據顯示,近年來,因“窗口期”輸血感染疾病的事件頻頻發 生,在我國78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經醫療輸血以及商業采供血感染艾滋病的人數約為6萬人。全國人大代表、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院長郭淑芹提出,應建立 “無過錯傷害”國家補償機制,即不強調追究醫療機構責任,而是假定沒有過錯方,只要確定輸血與感染病毒的相關性比較大,就可獲得相應補償,讓更多像毛毛這 樣的無辜患者得到應有的關懷和救助。
關鍵詞:互聯網醫療復星董事長郭廣昌:
規范醫保網上購藥
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發布兩會提案,在醫藥領域,他的提案包括:一、規范醫保資金互聯網購藥結算;二、鼓勵零售藥店參與基層醫療服務體系。
郭廣昌建議,政府部門鼓勵和支持有網上售藥和醫保定點藥房資質的藥品公司利用互聯網進行藥品銷售及費用結算;并進一步通過全國性的政策法規來規范使用互聯網實施醫療保險購藥和結算的全過程,為醫療保險參保人員提供更為便利的購藥渠道。
此外,他還建議積極探索以社會零售藥房為載體,以家庭醫生、醫生多點執業制度為保證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引入社會資本,通過開放社會零售藥店提供基礎、簡單醫療服務的限制,引導群眾基層就醫、分級就醫,最終實現推動醫療服務提升和醫改深化的目的。
步長藥業趙步長:
盡快完善“網上售藥”
提高準入門檻;加大打擊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加強黑名單制度;加強服務,建立特殊的物流體系。
關鍵詞:醫療立法科倫藥業董事長劉革新:
加快罕見病立法
據權威機構預測,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市場將突破10萬億元,現行的《藥品管理法》在藥品研發、審評、審批、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逐漸暴露出較多問題,已嚴重影響了我國醫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科倫藥業董事長劉革新認為,截至目前,中國對罕見病的認定還沒有明確的官方標準,更沒有關于罕見病的法規,他提案建議,希望加快罕見病立法,推動“孤兒藥”(用于預防、診斷、治療罕見病的藥品)的研發。
此外,他還稱,要加快《藥品管理法》及其配套管理法規的修訂,盡快制定適合新形勢下我國醫藥行業發展趨勢的《藥品管理法》,推動中國從醫藥大國走向醫藥強國。
關鍵詞:醫生減負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兒科主任束曉梅:
兒科醫生嚴重短缺
按照現行的定價收費機制,兒科醫生根本無法養活自己。兒科醫生最辛苦、風險最高、勞動量最大但收入最低。一般兒科醫生能夠找到更好的地方都調走了, 像我們這里別的科室招收高校畢業生,報考門檻都是碩士以上,兒科設定在本科都招不到人。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在人力資源、收費機制方面進行調整,能夠體現出醫 務人員勞動價值,這樣才能保證兒科隊伍穩定。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
醫生工作超負荷需減負
在政協醫衛界別小組討論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呼吁,要重視醫生的猝死現象,為醫生減負。他說,長期這樣工作太 累,很多時候是機制造成的,現在醫院搞無假日門診,星期六都得上班,就造成了醫生的過勞,一個醫生一周的工作時間是40個小時,但是沒有一個醫生不超出這 個工作時間的,而且是大大超出。打個比方,一個醫生一天看一百多個病人,看到最后醫生心力交瘁,筋疲力盡,談何“看得好病”呢。
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八成醫生中午休息不超過半個小時,甚至不少人午飯及午休時間只有10分鐘。近八成接受調查醫生每天工作8至12小時,幾乎所有醫生都曾連續工作24小時以上,半數人曾連續工作超過36小時,約有兩成醫生甚至曾連續工作48小時以上。
溫建民認為,導致醫生長期工作太累,很多時候是體制造成的。醫院里的醫生數量不夠,國家給的編制也不能滿足需求。他認為要想改變現狀,還得從醫生的 “身份轉變”開始。“如今的多點執業為什么開展不好?不是政策不好,而是很多醫院不愿意放人,醫院的管理者還是考慮自己醫院的利益,沒有完全考慮到社會效 應,他們擔心專家到外面的醫院坐診,會把患者源拉走,但是沒有想到專家走出去,這對于病人是有好處的。”
除了開展多點執業之外,溫建民認為要想讓醫生減負,最終解決看病難問題,還是要給醫生一定的自由度。也就是說未來的醫生應該像律師一樣,而不是現在的“單位人”。“這里面涉及方方面面,實施起來并不容易,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監管以及全社會的理解。”溫建民說。
關鍵詞:健康促進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戴秀英:
多方協作盡快遏制慢性病高發態勢
“當前,我國確診的慢性病患者已經超過2.6億人,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我國居民總死亡的85%,導致的疾病負擔已占我國總疾病負擔的70%。如對 慢性病不加以積極有效防控,慢性病可能成為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戴秀英建議,應多方協作盡快遏制慢性病的高發態勢。
戴秀英建議,目前,我國健康促進工作仍處于初級階段,需要多部委通力合作、責任分擔,不斷完善慢性病防控的法律和國家級政策,建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跨部門合作。
同時,各級地方政府應充分發揮醫務人員和健康教育者的作用,引導公民做好慢性病的自我監測。醫務人員和健康教育者應讓公民及時了解引發我國慢性病流 行的九大致病因素,即吸煙、過量飲酒、過量飲食、食用油攝入量過高、鹽攝入量過高、缺乏體力活動、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超重肥胖,幫助公民做好慢病及 風險因素的有效干預,提高公民對慢性病知曉率、治療率,減低發病率及死亡率。
衛計委研究所長馬旭:
孕產婦應實施免費產前篩查
目前我國每年約有10萬棄嬰,其中99%為病殘兒童,同時出生缺陷也逐年在攀升,上升了70%多。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國家衛計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帶來了一份關注“棄嬰”的建議。
馬旭建議,國家應加強對棄嬰問題的關注和投入,應從源頭治理,在兒童醫療保障、預防出生缺陷、救助棄嬰等方面加大投入。比如,孕產婦應 實施免費產前篩查。如今的大氣環境等方面的現狀確實對新生兒出生缺陷有影響。如果與出生后殘疾嬰兒的救助投入相比,投入產前篩查的費用顯然是值得的。
馬旭還建議建立病殘兒童國家登記制度,實施醫療救助和二胎再生育醫療服務。“目前的情況是,如果一些家庭生了一個先天殘疾兒童,往往再生二胎的時 候,仍然是殘疾,這大多屬遺傳病,家庭負擔嚴重。國家需要為這些殘疾兒童免費提供產前遺傳診斷,這是針對性強且效果非常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