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4/29 0:00:00 來源:
未知
青海新聞網訊 “藿香正氣水”“安乃近”“七十味珍珠丸”“麝香止痛膏”“紅景天膠囊”……隨著我省醫藥制造業的迅速發展,“青海藥”成為越來越多醫療機構和家庭的必備 物。一季度,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中,中成藥累計增速24.1%,醫藥制造業增速17.1%,不少中成藥單品,已成為銷售過億元的主力軍。
4月24日,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園區的一家中成藥制造企業,管理層正在商量年內迅速上馬瑪卡片和酵素兩個單品項目,完成與當下 市場的有效對接。作為我省最重要的醫藥制造基地,生物園區在一季度也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先從一組數據來看:一季度,生物園區重點行業醫藥、生物制品平均 增幅20%以上,其中醫藥行業實現產值11.47億元,同比增長36%(珠峰、益欣、金訶三家企業產值凈增1.3億元,拉動產值增長11個百分點);生物 制品企業完成產值5.35億元,同比增長28%(圣峰、潤德、康普產值凈增0.32億元,拉動產值增長6個百分點)。
數據看似枯燥,卻是最有力的證明。這些醫藥企業中,有的是資歷頗深的老字號,有的是闖勁勇猛的新成員,正是依靠豐富的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加 上利好政策,醫藥制造業成為我省新的經濟增長點。據了解,生物園區內最亮眼的“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和中藏藥產業集群”(科技部列入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 點)中,目前已入駐63戶企業,占園區投產企業總數的67%,前三月已完成產值30億元,同比增幅20%,占園區工業產值比重的54%。如此一來,生物園 區高原特色生物精深加工、中藏藥產業已形成集群規模效應。
從原材料采摘、粗加工,到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青海藥”成為我省又一張獨具特色的金名片。完成冬蟲夏草菌粉下游產品的開發、傳 統藏藥產品升級改造、地方特色漿果資源的梯度研發……目前,生物園區正在圍繞“500億元”重大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加快打造中藏藥生產基地、保健品生產 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和先進裝備制造業生產基地。以園區2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示范及3個國地聯合實驗室為基礎,提高青藏高原特色資源精深加工及中 藏藥產業集群(國家創新型集群試點)的規模及水平。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下一步,生物園區還打算將珠峰、威德打造為百億元企業,將金訶、晶珠、康普打造為5億元以上企業,支持有特色產品的醫藥 企業培育拳頭產品,爭取把“七十味珍珠丸”、 “麝香止痛膏”等培育成單品過億元品種。青海珠峰蟲草藥業的250噸蟲草菌粉擴能項目計劃5月試生產,年底完成保健酒、液體肥及飼料生產線建設,完成投資 3億元;青海央宗藥業的降糖新藥開發生產項目計劃年底主體廠房封頂,完成投資0.9億元;青海華源現代醫藥倉儲物流中心項目計劃年底完成倉儲設施建設,完 成投資1億元。這些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將為我省醫藥制造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