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6/19 0:00:00 來源:
未知
既是中歐合作的排頭兵,又是“一帶一路”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國家,中國與中東歐合作由此被賦予了更多意義。
意義的體現也需要切實的合作。當地時間6月16日,中國—中東歐國家衛生部長論壇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中國中東歐務實合作再落一子。
落子醫藥
此次論壇是中國中東歐衛生醫療領域首屆部長級論壇,會議主辦方捷中友好協會主席雅羅斯拉夫·德沃吉克再三強調,本屆論壇是基于《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萊德綱要》而組織的。
資料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和中東歐16個國家政府總理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共同通過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萊德綱要》,在之前《布加勒斯特綱要》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更多務實合作的目標,醫藥衛生領域就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醫藥衛生領域,中國和中東歐國家一直互 有需求、互為市場。對中東歐國家而言,捷克衛生部長對華事務專員楊·盧什卡指出,隨著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民眾對高質量醫療產品的需求愈發強 烈,加之中國政府推動醫療體制改革給予了市場更多公平競爭的機會,預計15年后,中國將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醫療市場,抓住中國醫藥市場這一“大轉折”時機至關重要,是決定中東歐醫藥企業在未來全球醫藥市場的份額占位的關鍵因素。
對中國而言,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許銘則指出,包括中東歐在內的歐盟市場也是中國重要的原料藥出口地。據他透露,歐盟市場可以消化中國25%的原料藥出口份額,而中國生產的1650個供出口的原料藥品種中,歐盟市場需求就占到900多個。
對于此次在中國中東歐合作框架下再談醫藥衛生合作,盧什卡表示,這是就雙方增加互信的契機,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進一步務實推進雙方醫藥衛生領域的合作,比如解決中東歐國家的原料藥進口問題。
盧什卡解釋稱,雖然歐盟是中國重要的原料藥出口市場,但來源卻是通過美國的轉口貿易,這無疑會增加企業成本,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對于“一帶一路”提出的互聯互通等概念,盧什卡希望能從根本上解決中東歐原料藥來源轉口問題,讓中東歐的醫藥企業直接從中國進口原料藥。
不止于醫藥
然而,解決中東歐國家的原料藥進口問題只是推進中國中東歐醫藥衛生領域合作的任務之一,許銘表示,中國中東歐醫藥衛生領域務實合作還應有更多外延。
許銘就主張,如今再以簡單的產品進出口眼光審視中國中東歐醫藥衛生合作未免過時,未來的趨勢應是進一步推動雙方醫藥配套服務貿易的合作,以打造醫藥行業生態系統為根本目標。
許銘解釋說,所謂的醫藥行業生態系統即全產業鏈 概念,既包括簡單的藥物采集、生產、出口,也包括醫療保險體制的建立、大學的研發、藥品的監管等環節的系統建立,只有實現醫藥行業生態系統的貫通和完善, 中國和中東歐的醫藥企業才能在系統內的節點上選擇性盈利,為自身的國際化發展打下基礎。
匈牙利國家經濟顧問阿戈斯·斐克迪尼·費尼就在醫藥行業生態系統宏觀考量下,以醫藥服務貿易為切入口,提出了匈牙利“醫藥旅游”的概念,表達了與中國企業合作的意愿。
重視醫藥衛生服務貿易合作這一理念在《貝爾格萊德綱要》中也得到體現。關于中國中東歐醫藥衛生領域合作,《綱要》寫明:“中方將與有興趣的中東歐國家開展合作,選擇在合適的地點推動建立中醫中心。”
捷克政府總理博胡斯拉夫·索博特卡更將中國中東 歐醫藥衛生領域合作推廣至文化和經濟的高度。他表示,此次醫藥衛生論壇所要推動的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間關系絕不僅是建立在商業及投資機會之上,更多還應基于 彼此的尊重、信任和依賴,醫藥衛生領域的務實合作外延還應包括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交流。本屆論壇所帶來的中國中東歐合作機會,不僅是醫藥,更不會止步于醫 藥。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