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10/29 0:00:00 來源:
未知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 劉長忠)中國國家標準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9日聯合發布《中藥方劑編碼規則及編碼》、《中藥編碼規則及編碼》和《中藥在供應鏈管理中的編碼與表示》等3項中醫藥國家標準,將于12月1日起實施。
國家標準委副主任崔鋼在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三項標準的實施標志著中國將實施統一的中藥、中藥方劑、中藥供應鏈編碼體系。
《中藥方劑編碼規則及編碼》規定了中藥方劑的分類與代碼結構,并對1089首中藥方劑進行了分類編碼,適用于中藥方劑的臨床用藥、科研教學、統計和監督管理,以及中藥方劑、中藥處方、電子處方、電子病歷、中醫病歷等工作的信息處理、信息交換與互聯互通。
《中藥編碼規則及編碼》規定了中藥的編碼規則,適用于中藥材、草藥、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藥超微飲片、中藥超微配方顆粒的分類編碼,還可以用于中藥的生產經營、采購、儲藏、養護、科研教學、監督管理、中藥供應鏈(物流)、統計的信息處理、信息交換與互聯互通。
《中藥在供應鏈管理中的編碼與表示》規定了中藥產品貿易項目、產地、單位、等級、生產日期、批次號、系列號、數量等產品標識內容信息的編碼與表示,適用于中藥供應鏈管理、監督管理流程中的信息處理和中藥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交換、處理與互聯互通。
據崔鋼介紹,該系列標準聚焦了中醫藥傳承、創新與發展的前沿問題和重點領域,理清中醫藥傳承創新路徑方法,以加快中醫藥標準化、信息 化、規范化進程,培育、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中藥市場。特別是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面,有利于推動中藥流通領域保障體系的構建,完善中藥質量認證體 系和標識制度,建立健全中國中藥質量溯源體系,形成中藥質量倒追機制,有效監督和管理中醫藥市場,確保人民用藥安全。
崔鋼認為,三項標準的發布實施將推動中國實現中藥方劑、中藥名稱、品種及其規格“一名、一方、一物、一碼”,“以方統藥”,有效避免“同方異名”、 “異方同名”、“同物異名”、“異物同名”的混淆現象,防止中藥材、中藥飲片以假充真、以劣充優,凈化中醫藥市場。同時也將為實現中國中醫藥事業的跨越式 發展,推動互聯網+中醫藥服務,提升中醫藥的國際化具有里程碑意義。(完)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