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4/21 0:00:00 來源:
未知
紅網長沙4月21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劉玉先 實習生 徐小彬)今天,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七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湖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明確到2017年底前各項改 革全面實施,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突破,群眾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到2020年,建立符合省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方案》重點突出建機制,即構建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多元辦醫協同發展機制、分級診療有效運行機制、醫療保險統一運行機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持續運行機制、藥品供應保障規范運行機制、相關領域綜合支撐機制和政府主導的衛生投入機制。
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
《方案》明確,完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落實公立醫院人事管理、崗位設置、內部分配、運營管理等法人自主權。對于資產多元化、實行托管的公立醫院以及醫療聯合體等可在醫院層面成立理事會。
健全院長選拔任用制度,鼓勵實行院長聘任制,突出專業化管理能力,推進職業化建設。開展公立醫院“去行政化”的改革試點,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
根據醫療行業高風險、高技術、高強度、人才成長周期長等特點,合理確定績效工資總額,提高醫務人員待遇,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提高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比例。
實行公立醫院院長目標年薪制,合理核定年薪水平。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年度與日常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院長進行全面考核,考核結果與院長年薪和醫院工資總額掛鉤,促使院長切實履行職責。
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嚴禁院長收入與醫院的經濟收入直接掛鉤,嚴禁醫務人員獎金、工資等收入與藥品、耗材和大型醫學檢查等業務收入掛鉤。
今年底城市公立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
《方案》提出,在縣級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的基礎上,到2016年底所有城市公立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醫院運行成本等,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
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提高診療、手術、護理、床位、中醫服務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降低藥品、醫用耗材和大型設備檢查價格。
改革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減少按項目定價的醫療服務項目數量,積極探索按病種、按服務單元定價。理順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間和醫療服務項目的比價關 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區域動態調整機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積壓藥品和耗材虛高價格,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留出空間。
發揮醫療保險對醫療服務的支付和約束功能,將調整后的醫療服務收費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控制基本醫療保障范圍外的醫療服務,縮小醫保基金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與實際報銷比例的差距。
年滿60的鄉村醫生可享生活補貼
《方案》明確,支持和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的鄉村醫生,可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對符合條件的老年醫生,按規定給予生活困難補助。
逐步建立鄉村醫生退出機制。年滿65周歲、身體健康狀況難以勝任村衛生室工作任務的鄉村醫生,在鄉村醫生執業再注冊時,原則上不予注冊。年滿60周歲的在崗鄉村醫生,本著自愿原則,可退出鄉村醫生崗位,并按省定標準享受生活補貼。
《方案》同時提出,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獨立的醫學檢驗、影像診斷、病理診斷、血液透析、中醫類專科機構和只提供傳統中醫藥服務的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鼓勵開設中醫坐堂診所。
鼓勵社會力量與公立醫院共同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支持發展專業性醫療管理集團。公立醫療資源富余的地區,可選擇部分公立醫院運用市場競爭方式,引入社會資本進行改制。
逐步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方案》明確,建立完善省級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基本實現省內統籌地區之間就醫人員信息、醫療服務數據以及費用結算數據等信息交換,并通過平臺開展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
以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為重點,積極推進跨省即時結算。各統籌地區醫保經辦機構可探索通過自主協商、委托商業保險經辦等方式,解決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問題。
同時,研究建立醫療保險省級調劑金制度,解決異地就醫結算資金周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