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4/27 0:00:00 來源:
未知
“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第十二場26日下午在京舉行,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李斌作了題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奮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報告。本報記者采訪了李斌。
問:為什么說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答: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看,“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將保持中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將大幅提高,進一步激發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要推進 健康中國建設,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從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現實要求看,健康服務業具有智力密集、勞動密集、綠色低耗的優勢。要深化衛生與健康領域供給 側改革,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從國際衛生與健康發展趨勢看,健康既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全球發展議程的重要內容。要主動順應國際趨勢,積極參 與全球健康發展新變革,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問:“十三五”時期,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面臨哪些新挑戰?
答: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給醫療衛生資源和服務供給帶來巨大挑戰。二是新型城鎮化的挑戰。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巨大,對社會共 治和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疾病譜變化的挑戰。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的典型疾病,如肝炎、結核等傳統傳染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另一方面, 經濟社會轉型中居民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快速變化,慢性病成為主要的健康問題。我國現有慢性病患者超過2.6億,慢性病所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的86.6%, 導致的疾病負擔超過疾病總負擔的70%。四是全球化的挑戰。全球化帶來更多新發、突發傳染病威脅,對國家公共衛生安全提出新挑戰。
問:“十三五”時期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主要目標有哪些?
答: 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醫療衛生法律制度進一步健全,服務水平和質量大幅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明顯提升,有效控制健康危險 因素、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人均預期壽命在2015年基礎上提高1歲,嬰兒死亡率、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7.5‰、9.5‰、18/10萬。
問:“十三五”時期衛生計生行業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有哪幾項?
答:主要任務有8項:一是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二是健全全民醫療保障體系;三是加強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四是完善計劃生育政策;五是加強婦幼衛生保健及老年健康服務;六是完善醫療服務體系;七是促進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八是實施健康扶貧工程。
問:“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大力氣?
答:“十三五”時期是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決勝階段。要堅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形成改革合力。
一 是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要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實行差別化的醫保支付和價格政策,合理引導就醫流 向。大力推動醫師多點執業。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使縣域內就診率保持在90%以上,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發揮健康“守門人” 作用。到2020年,實現每個家庭擁有1名合格的家庭醫生(團隊)、每個居民擁有1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1張服務功能完善的健康卡。
二 是全面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7年,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全面推開綜合改革。在城市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大政府投入等, 同步建立科學的補償機制。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步驟,調整好醫療服務價格,充分體現醫務 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基本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
三是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構建藥品生產流通新秩序,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藥物免費供給。
四是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落實社會辦醫政策,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推動社會辦醫成規模、上水平發展。推進醫養結合。推動健康醫療旅游發展。
問:“十三五”時期,如何健全全民醫療保障體系?
答: “十三五”時期,基本醫保參保率要穩定在95%以上。一是推進建立穩定可持續的籌資和保障水平調整機制。繼續提高基本醫保人均政府補助標準。改進個人賬 戶,探索開展門診費用統籌。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推動基本醫療保險與生育保險合并實施相關工作。二是進一步增強防大病、兜底線能力。實現城鄉居民大病保 險全覆蓋。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完善醫療救助制度。三是改革醫保管理和支付方式。加快整合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和經辦管理,實行覆蓋范圍、 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六統一”。力爭到2017年,實現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加快發展 商業健康保險。
問:“十三五”時期,如何貫徹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加強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讓群眾“少得病、少得大病”?
答: 一是優化重大疾病防控策略。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加強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繼續降低肺結核發病率,將艾滋病疫情控制在 低流行水平,繼續實施國家免疫規劃。基本消除血吸蟲病危害。消除瘧疾、麻風病危害。加大精神疾病防治力度,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開展職業病危害普查和防控。 二是加強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促進。推進健康城市建設。開展新一輪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實現農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凈水、在家能洗澡、用上衛生廁所。倡導健康 生活方式。加快控煙立法,大力推進公共場所禁煙。三是穩固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制度。全面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
問:“十三五”時期,在完善計劃生育政策方面,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 一是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資源。健全人口動態監測機制。二是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完善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全 面推行網上辦事和承諾制。三是提高計劃生育家庭發展能力。加大對計劃生育家庭扶助力度,加強對失獨家庭的關愛和幫助。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問:“十三五”時期,如何做好婦幼衛生保健及老年健康服務工作?
答: 一是全面提高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全面改善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基礎設施條件。加強孕產婦與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能力建設。二是強化優生優育全程服務。 全面推行住院分娩補助制度,向孕產婦免費提供生育全過程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推廣使用全國統一的母嬰健康手冊。三是努力減少出生缺陷發生。建立覆蓋城鄉, 涵蓋孕前、孕期、新生兒各階段的出生缺陷防治服務制度。深入開展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四是加大婦女兒童重點疾病防治力度。擴大婦女“兩癌”(宮 頸癌、乳腺癌)檢查項目覆蓋范圍。加強兒童疾病防治和預防傷害。全面實施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和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五是發展老年健康服務。發展康復、老 年病等接續性醫療機構。加強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
問: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起病”,還要求“看得好病、看得舒心”,為此,如何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
答:一是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強基層、補短板。每個縣重點辦好1~2所縣級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達標率達到95%以上,打造30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重點增加兒科醫療資源。全面實施臨床路徑。
二是加強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實施全民健康衛生人才保障工程和全科醫生、兒科醫生培養使用計劃,健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加快培養一批全科醫生。補齊兒科、精神、老年醫學、護理、急救、康復等各類緊缺人才短板。
三是提升健康信息服務和大數據應用能力。全面實施“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建設互聯互通的國家、省、市、縣四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到2020年,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基本覆蓋全國人口并信息動態更新。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
四是加快醫學科技創新。啟動實施面向2030的國家重大工程“健康保障工程”,實施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工程等。
問:“十三五”時期如何促進中醫藥傳承與發展?
答:要堅持中西醫并重的方針,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健全中醫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提升基層服務能力,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防治常見病、多發病方面“簡、便、驗、廉”的特色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