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4/29 0:00:00 來源:
未知
記者龐倩影報道 受益于人口老齡化和政府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的政策利好,以及消費者對互聯網醫療的逐步接受,醫藥正在成為投資者偏愛的板塊。數據顯示,截至4月27 日,滬深兩市共有168家醫藥上市公司發布2015年業績預告,預計凈利潤同比增幅50%以上的醫藥上市公司有37家。近兩日不少國內醫藥大健康企業均出 具一季報,如白云山、貴州百靈等今年前三月凈利同比均增逾10%。
昨日廣藥白云山公布2016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業收入為50.51億元,同比增長6.71%;凈利潤為4.09億元,同比增長12.36%。在實現了一季度“開門紅”同時,白云山還全力探索“醫藥+互聯網”的商業模式,第一季度天貓旗艦店正式投入運營。
也采用“互聯網+”戰略的貴州百靈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4.26億元,同比增長11.85%;凈利潤1.13億元,同比增長19.7%。 報告期內,該公司重點項目進展順利,“醫藥聯動”戰略不斷深化發展。其與騰訊合作開展的“互聯網+慢病管理”在地方試點取得成功,已服務貴州省內近萬糖尿 病患者。
貴州百靈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顯示,中海信托旗下兩只集合資金信托均退出,留有浦江之星8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二期位列第七大流通股東;農業銀行 ——國泰國證醫藥衛生行業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新進。鑒于“互聯網+慢病管理”的模式凸顯成效,貴州百靈預計2016年上半年業績將保持平穩增長,歸屬于 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幅度預計在10%-40%之間,凈利潤變動區間預計在1.98億元—2.52億元之間。
有剛需支撐的醫藥類上市公司被資本眷顧的還有美年健康,昨日其出具一季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3.09億元,同比增長63.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 東的凈利潤-1.29億元,同比下降29.68%。雖然凈利下降,但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的5只基金、1只社保基金、1只基金專戶都沒有變動持股數。
美年健康在2016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中曾解釋,虧損是由于體檢行業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消費特征,一季度為體檢行業的傳統淡季,受到節假日分布、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核算周期及居民體檢習慣等影響,再加上該公司經營規模擴大,固定成本也相應增加,故虧損額較上年略有增加。
海通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余文心點評認為,美年健康馬太效應與入口價值漸顯,首先其在國內市占率第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規模效應以降低運營成本,同時發 揮品牌效應以吸引更多顧客;其次該公司已經以參股20%的形式設立了健康險公司,未來將充分發揮體檢作為健康大數據的入口價值,向保險、慢病管理、疾病轉 診等領域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