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5/5 0:00:00 來源:
未知
消息 5月4日,衛計委緊急規范,叫停細胞免疫治療應用于臨床治療,而僅限于臨床研究。業內人士對和訊網表示,細胞免疫療法技術門檻低,國內很多公司在做,也確 實有些公司技術比較落后,而且細胞免疫療法在療效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外包的醫藥機構在自行開展時,對該技術也有過度宣傳和過度使用的情況。 和訊網注意到,衛計委官網掛出《關于印發集中整治“號販子”和“網絡醫托”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對網絡醫托以及號販子現象展開全面清理,發現涉嫌“網絡醫托”活動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分別對相關醫療機構、互聯網企業依法進行嚴肅查處。
魏則西事件的持續發酵刮起一輪醫療整頓風暴。
針對衛計委緊叫停細胞免疫治療應用于臨床治療,上述人士對和訊網表示,除了將細胞免疫療法按臨床研究做,讓其在臨床應用上更為謹慎外,未來監管可能還會繼續收緊,對細胞免疫療法的技術加強審批,以及提高相關技術申報注冊的門檻等等。
而這勢必會引發二級市場對細胞免疫板塊的擔心,短期來看會影響細胞免疫板塊的估值,甚至會引發生物醫藥新技術的信任危機,讓一直被視為可攻可守的生物醫藥板塊出現降溫。
事實上,該消息未出之前,今天細胞免疫療法相關個股已經出現普跌,北陸藥業(300016,股吧)跌2.5%,安科生物(300009,股吧)跌2.33%,達安基因(002030,股吧)、國際醫學(000516,股吧)、佐力藥業(300181,股吧)等均跌逾1%。
但長遠來看,該業內人士認為,該舉措對細胞免疫療法,甚至整個生物醫療行業都是件好事。首先,對新技術會有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其次,也會對這個容易短期過熱和出現泡沫的板塊進行調整。“畢竟不管是藥品和非藥品的技術,一般來說3年內都不會產生收益。”
那么投資者如何應對?有分析師表示,目前來看,生物
醫藥行業的發展已經趨緩,未來會從15%-20%的中高速增長放緩到10%中速或者低速的增長,其中,有研發能力和產品線的公司有發展潛力,尤其是有技術壁壘的個股會比較穩健, 投資者可以結合今年的業績和估值挑選優質個股。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