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9/7 0:00:00 來源:
未知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在家里備點常用藥。可是時間一長,一些藥還來不及吃就過了有效期。據統計,我國約有七成家庭備有藥箱,但大多數家庭沒有定期清理的習慣,全國一年過期藥品約1.5萬噸。這些過期藥品除了被丟進垃圾箱還有何去處呢?答案是藥品回收。
前幾日《人民日報》對此事做出了報道和評論,稱有一些專門回收藥品的人活躍在城鄉之間,從城市低價回收,然后到農村高價賣出,形成了回收、販賣“一條龍”。這種現象由來已久。
過期藥品是怎么讓唯利是圖的人鉆了空子呢?過期藥品“下鄉”能夠形成一條龍的產業鏈,問題多半處在上游。城市居民習慣于把過期藥品當成普通生活垃圾丟 棄,而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小利小惠來進行過期藥品回收,這自然會有人與之呼應。在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和行之有效的監管機制下,過期藥品的利 益灰色地帶,也就“應運而生”。
過期變質藥品有效成分含量降低,有些藥品還會分解出有害物質,服用后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過期藥品已被明確列入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隨意丟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對于過期藥品回收,歐美發達國家均擁有法律或義務性和習慣性的回收機制。在英國,過期藥品要被放入 印有專屬標志的垃圾袋,亂扔過期藥品會有誠信度不良的記錄;法國有專門的過期藥品回收點,藥店里通常備有“可再利用藥”與“待銷毀”兩種回收箱子;美國是 由廠家直接上門登記回收;德國主要依托藥店進行有償回收。
為了保障百姓用藥安全,以及減少過期藥對社 會、環境造成的危害,應從法律制度、預防機制等方面構建制度通道。一方面,應盡快出臺旨在形成長效機制的法律法規,對回收原則、標準條件、管理程序、監督 管理等提出具體要求。另一方面,必須加大過期藥品危害及回收知識的宣傳力度,引導公眾將家中的過期藥自愿無償、合法合規地放置于相關場地,同時增設回收網 點,建立過期藥回收獎勵制度,推行有償回收或以舊換新。此外,還應嚴格監管醫療“大處方”,大幅減少過期藥品的來源;醫藥企業也可根據藥品使用情況確定藥 品包裝劑量,即推行包裝小量化,減少藥品使用環節的浪費等。否則,真就成了農村的傷不起。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