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老百姓的醫療離不開藥品,而新藥品要療效高就必須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臨床數據如果造假,直接后果是藥效差,影響所有 人。藥物臨床試驗數據在藥品研發創新中意義重大,規范且數據可靠的臨床試驗是確保藥品質量的關鍵環節。作為新藥研發的最后一環,花費數千萬甚至數億元資金 研發出來的藥物,究竟有沒有療效、安全不安全,主要靠試驗數據來衡量。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數據,截至2016年1月21日,因臨床試驗數據不真實、不完整等問題,國家食藥監總局不予批準的、藥企自查申請撤回的藥品 注冊申請高達1184個,占要求自查核查總數的73%。若扣除165個免臨床,這個占比達到81%。食藥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核查中發現很多藥物的臨床試驗 數據不完整,分析數據沒有級差軌跡,有的數據沒辦法溯源。還有的企業故意瞞報、漏報不良反應記錄,對達不到預期的試驗數據進行修改。
要保證藥物臨床數據的真實性,應對臨床數據造假等亂象零容忍,切實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同時應讓更多的醫生能從事藥物臨床試驗,并控制臨床試驗質 量;建立第三方監督體系,加大監管力度。還可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建立藥物臨床試驗數據庫,并向社會公開,實現全民監督。治理藥品領域“劣幣驅逐良幣”,必 須進一步完善制度監管;同時建立藥企內部的監管體系,真正通過創新形成核心競爭力。
胡善聯:這些數據確實是很驚人的。藥企的研究與開發是我們醫藥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它對于確保群眾健康和提高我國企業競爭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們應該從思想上提高重視程度。我們不僅要加強政府的監管,還要重視行業的監管,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監管輿論的監管。
我們首先要以人為本,用健康發展的理念來指導我們的工作,當然這里面還涉及到很多具體的問題,例如如何發展各項臨床基地的建設,如何按照我們研發的需要來加強職責的準入。同時,我們也要建立起藥物臨床試驗項目的基地,給予其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提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