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11/14 0:00:00 來源:
未知
擁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泰州千百年來風調雨順,安定祥和,被譽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這里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充滿江南小城的靜謐和溫潤。望海樓、安定書院、光孝寺等名勝,向每位來到這里的人訴說著泰州千年的故事。
2016年,泰州市成為國家確立的長江經濟帶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城市。這成為泰州的一張城市新名片。
由人民日報海外版指導,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中國一汽、如新中國支持的“2016中國新發現”全媒體大型采訪活動走進江蘇泰州,領略千年古城的大健康產業發展之路。
培育新興城市核心競爭力
10年前,一棟棟新樓在長江北岸一座小城的農村開發區拔地而起。10年后,這里建成了海內外聞名的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地,680多家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在這里聚集,其中有5家是全球前20強的醫藥企業。這里因此成為首家國家級醫藥高新區。
泰州雖然歷史悠久,但卻是一個建市僅20年的年輕城市。她區位優勢、規模體量都不算突出,作為一座“追趕型”城市,如何走出一條有特色的健康發展新路?
泰州結合自身的發展優勢,揚長避短,突出特色,培育獨特核心競爭力。
“我們擁有發展醫藥產業的雄厚基礎。”泰州市委常委、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陸春云說。江蘇是全國醫藥大省,而泰州醫藥產業規模和綜合經濟效益多年位居江蘇省第一位,泰州有3家企業是全國百強企業,其中揚子江更是全國醫藥企業的龍頭。
正是基于這樣的特點和優勢,江蘇省委、省政府決定在泰州布局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設立醫藥產業園、打造中國醫藥城”。中國醫藥城于2006年11月啟動建設。
如今,泰州的醫藥產業建設成績突出。
泰州醫藥產業銷售已連續15年領跑江蘇省,在全國地級市中,醫藥產業的規模也位列第一名。2015年,本土藥企巨頭揚子江藥業產值跨過500億元大關,泰州市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規模達到948億元。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達41人,其中自主申報17人,成為我國生物醫藥領域“千人計劃”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生物制品申報數量占江蘇的60%、全國的近10%。
打造醫藥城市名片
短短10年,泰州的醫藥業發展可謂令人矚目。但他們并沒有止步于國內醫藥企業,而從一開始就將視野擴展到國際醫藥產業領域,吸引海外優秀醫藥領域企業、人才進駐泰州,成為中國醫藥城的一分子。醫藥巨頭阿斯利康全球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落戶泰州;去年10月,由世界500強企業雀巢集團投資的雀巢健康科學(中國)有限公司項目在中國醫藥城開工。
泰州還在不斷提升對國內外優秀醫藥企業的吸引力。
10月29日,泰州市中國醫藥城政策發布會舉行,陸春云宣布了一系列醫藥企業落戶泰州發展的優惠政策,涵蓋了項目用地、品種落戶、稅收、高科技創新、人才等多方面內容。
從新加坡前來參加會議的王秀華博士專程考察了泰州的醫藥高新區,了解相關政策和服務項目。“我覺得泰州CMC(China Medical City中國醫藥城)的概念很好。我們會仔細地研究新發布的政策。”
除了優厚的政策條件之外,陸春云指出:“中國醫藥城專注于生物醫藥的發展,最大的優勢就是專業化服務。”
王秀華團隊研發的敗血癥檢測方法,此次希望能在中國找到適合的醫院、公司做臨床實驗,將技術引進中國。她的團隊就體會到了專業化服務:“他們(中國醫藥城)已經介紹了幾家公司讓我們看是否適合做合作伙伴。”
正如陸春云強調:“在中國醫藥城,跟所有的客商一起坐下來,給他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兩個字 懂行 。”所有服務內容都圍繞醫藥企業的研究發展,為其提供專業化服務,量身定做,解除其后顧之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拎包入住”。
蓬勃發展、揚名中外的中國醫藥城成為泰州一張閃亮的名片。
全面發展大健康產業
專注于醫藥產業,但不局限于“藥”。
“這城不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很多。”馬可·波羅700年前來到泰州之后,留下了這樣一句贊美。對于今天的泰州,這句話依然適用。
泰州是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城,素來被稱為“康泰之州”。這里綠水環繞,秀麗整潔,不僅孕育著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也蘊藏著雋秀動人的江南風景。
與充滿設計感的現代高樓并存的是詩情畫意的江南風情,青石板路、名人古跡,坐上游船,在鳳城河上品味泰州的千年古韻。這里氣候宜人,還有國內罕見的“三元溫泉”飲食文化發達,可謂旅游、養生的好去處。
擁有美好的自然風光和深厚文化底蘊,憑借這樣的天然優勢,再加上后天不斷集聚的醫藥產業資源,泰州市把全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整體謀劃,重點培育健康慢生活旅游品牌;同時,將“引醫入養”與“引養入醫”結合,形成具有泰州特色的“醫養融合”新模式,打造長三角一流、國內著名的康復養生旅游目的地,進一步拉長大健康產業鏈。
2016年,泰州被明確為長江經濟帶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城市,并成功獲批全國首批康養旅游示范基地,被確定為江蘇唯一的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
泰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我們的規劃來講, 十三五 期間,重點是把中國醫藥城的 藥 做大,并且還要向前延伸,做特色醫療診斷;向后延伸,做健康養生和生態旅游。”
泰州生物醫藥產業在保證量處于優先地位的同時,藍紹敏進一步表示:“更希望在創新和創新成果的應用與新藥的研發上,包括大健康產業的特色形成,還要做更多工作。真正為健康中國做出更大貢獻,也為我們自己產業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