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事業事關國家與民族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對“健康中國”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凸顯了黨中央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關注。在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召開之際,揚子晚報記者專訪了本次黨代會代表、江蘇省中醫院院長方祝元教授。 馮瑤 張琳 “站在巨人肩膀上踐行中醫人使命” 方祝元教授2012年擔任江蘇省中醫院院長,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來踐行中醫人的使命”。這個“巨人”是指創建于1954年,歷代名醫大師積淀的深厚學術根基和歷代省中傳人耕耘的豐碩建設成就;有3000多名職工,床位2500張,年門診量超過470萬人次,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中醫系統前列的全國最大的單體中醫院——江蘇省中醫院。4年來,他不負眾望,團結帶領新的領導班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崇尚務實,力戒空談,發揮全院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醫院在醫、教、研、管各方面始終走在全國中醫院最前列。醫院2015年門急診量達472.36萬人次,連續15年名列江蘇省第一,名列全國所有醫院第八,2015年醫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習總書記十分關心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他曾多次指出,“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給予了中醫藥高度的評價與肯定。2015年中醫藥學家屠呦呦教授因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本土科學家獲諾獎第一人。習總書記在給中國中醫科學院的賀信中指出:“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利用好、發展好”。現在,《中醫藥法》進入最后立法程序,國務院《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正式頒布,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人民群眾健康的重視,對中醫藥事業發展寄予的厚望,無疑為中醫藥的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發掘中醫特色 打造“四專”“四名” 面對如何發掘中醫藥特色優勢,為江蘇八千萬人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方祝元院長告訴我們,江蘇省中醫院中醫底蘊深厚,是全國唯一擁有4名國醫大師、2名白求恩獎章獲得者的醫院,有國家級名中醫25名,十大江蘇省國醫名師中占6名,江蘇省名中醫、名中西醫結合專家60名,還有一大批中青年專家,國家優秀中醫臨床人才23名,國家級師承結業人員95名,江蘇省中醫藥領軍人才13名。前年醫院首次評選了171名“省中名醫”,今年底將舉行第二期評選,目的在于培養各級名醫,建立名醫梯隊,更好地服務患者。方院長充滿自信地說,省中醫院積極響應國家提升中醫服務能力的要求,主動適應新一輪醫改。醫院制定了《十三五發展規劃》,出臺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提升綜合健康服務能力持續改進工程》,為中醫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繪就了藍圖,今后將著重發揚專科、專病、專家、專藥的“四專”特色,努力打造名院、名科、名醫、名(方)藥“四名”優勢。 ——努力建設全國著名的重點“名科”。醫院有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脾胃病),腎科、消化科、耳鼻喉科、急診科、兒科、護理學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14個、重點學科15個。醫院正著力打造一批中醫高端人才聚集、中醫藥優勢明顯、技術特色顯著、百姓信賴、良好社會口碑的“名科”。 ——努力生產質量最好的“名藥”。古人云:“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江蘇省中醫院始終堅持做質量最好的中藥,這既是對社會莊嚴的承諾,也是醫院一直秉承的價值追求。醫院在貴州、四川、安徽、甘肅等多地建立了近10萬畝的道地藥材基地,保證中藥從源頭、種植、炮制、運輸等全過程處于院方的監管中,確保質量可靠,療效穩定。醫院制劑室經過升級改造后,能夠充分供應深受廣大患者歡迎的鎮院之寶——200余種特色制劑,最大限度滿足群眾需求。 把握中醫發展機遇 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方院長充滿自信地說,江蘇省中醫院一定按照習總書記的指示精神,把握中醫藥發展機遇,發揮中醫龍頭標桿作用,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今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醫院認真貫徹落實《綱要》精神,積極踐行“兩學一做”,結合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的優勢,開展“冬季中醫藥健康養生季”,包括周日專家門診、冬令膏方、黨員義診咨詢、中醫藥文化科普等健康服務活動,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最大程度地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作為黨代會代表,我十分榮幸,我不僅代表基層黨員,還肩負著全院1500多名中醫藥黨員醫護員工的重托,我們一定認真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為建設 健康江蘇 再做新的更大貢獻!”方院長說,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已經吹響,作為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中醫院之一,我們深感能為實現全民健康的偉大目標貢獻力量使命光榮,重任在肩,責無旁貸。我們要全面貫徹省黨代會精神,積極響應李強書記號召,聚力創新,創新發展。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中醫服務模式創新;立足全方位和全周期兩個著力點,促進中醫服務理念創新;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促進中醫服務能力創新;在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進程中,以屠呦呦教授為榜樣,促進中醫藥科技創新。堅持發展中醫藥事業為人民健康事業服務的根本宗旨,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堅強的健康保障。 |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