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鎮,水綠臨江。
遠遠望去,一座城堡澤水而居。一幢幢現代化的建筑淹沒在綠樹叢中;一個個項目、一個個專家隱居在這一幢幢現代化建筑中。
海門生物醫藥科技創業園,建于2013年,總投資近10億元。目前,一二期共計17.6萬平方米已全部投入使用,已有30多個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項目入駐。
11月24日,記者在海門生物醫藥科技創業園采訪,看到的是一批批客商前來考察、洽談項目落戶事宜。這天有10批之多,來自上海、北京等地。
海門臨江新區黨工委書記徐駿說,生物醫藥科創園是臨江新區最早打造的生物醫藥科創平臺,也是科技孵化器、加速器,通過平臺的創建,創出一條“平臺+產業+資本+人才”的科技園區發展新路。
好平臺,必須落戶優質產業、高端人才。11月16日,海門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南通市衛計委文件,批準南通中科基因醫學檢驗所執業。這標志著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以合理合規地對外開展營利性醫療。
“這也是江蘇省第一張對基層專注基因研究企業的批復,以往最低也放寬到地市級。”中科基因總經理姜昕不無驕傲地介紹,“公司2015年4月開工建設,這也是中科院院士領銜在海門投資的第一個高科技項目。專業從事與人類健康、營養、身份識別和疾病相關的基因檢測和分析,以及干細胞應用研究和產業化。”
拎包入駐圓創業之夢。針對海歸學者創業“輕資產”的特點,臨江新區建設公共服務中心和公共試驗中心。為新入駐的初創企業提供商務辦公室、會議室、培訓室、洽談室等辦公場所,并開通網絡、電話,配備復印機等辦公設施,充分滿足入孵企業前期籌建商務辦公、洽談接待、休閑互動等基本需要。
姜春陽、謝軍等三位志趣相投的年輕人在醫藥行業搞研發多年,他們來科創園考察后,被這里近鄰上海、環境優雅、服務周全所吸引,創辦了江蘇海悅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有20多人的團隊。行政經理李志誠說:”我是泗洪人,在這里兩人住三室一廳,三年免租金,公寓里還有食堂,生活很方便。”
海門臨江新區的生物醫藥科創園躋身南通市十佳創業孵化基地;獲評省級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園,是南通市唯一獲得者。
短短幾年間,生物醫藥科創園已入駐香港浸會大學(海門)科技研究院、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海門分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德思行藥業、科瑞斯生物、裕弘分析儀器等創業孵化企業。近日,該園區“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及腸內外營養乳劑”和“細胞重編程技術在腫瘤治療及干細胞領域的應用與研發”兩人才項目入選留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2014年6月,投資1000萬元的海門品尚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落戶,由國家第八批”千人計劃“專家韓軍創辦,將用3年時間,研發功能、保健食品,建設臨床營養中試和生產基地,并培育營銷渠道。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研發和產業化是該公司的發展方向,有很大市場空間。今年4月,兩條食品GMP標準生產線(固體、液體)取得生產許可證。6月,10余種產品開始銷售,月銷售額已達60多萬元。
百奧賽圖(江蘇)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從事為新藥研發公司提供模式動物定制開發與CRO服務,總投資約1億元,以基因打靶小鼠的開發為切入點,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基因打靶模式動物開發與應用平臺“,服務群體包括以中科院、哈佛大學、協和醫院、冠科、諾華等為代表的國內外科研機構、綜合性醫院和國際頂尖藥企,預計未來三年銷售收入將達到3-5億元。
宜居宜業的生物科創園吸引了大批科技精英駐留。目前,園區已引進中科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江蘇省雙創人才等30多名。
徐駿說,臨江新區,今天的科技小鎮,將成為明天的科學家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