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1/9 0:00:00 來源:
未知
能“望聞問切”的“阿爾法狗”或將出現
科技日報訊 (記者楊朝暉)“標準化是推動中醫藥學術發展的有效方式。”在1月6日召開的第二十三屆國家中醫藥發展會議上,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秘書長桑濱生提出,中醫藥標準化發展與人工智能相結合,將有可能“馴化”出另一只“阿爾法狗”,完全可以勝任望聞問切。
“中醫特色的辨證論治、個性化治療并不是三個醫生給一個感冒患者開出三個不同的處方,而是一個中醫可能給三個感冒患者開出不同的處方。”桑濱生認為,中醫藥標準化發展與個性化治療并不矛盾,恰恰是標準化體系的不斷完善可以集中行業專家共識和智慧,將現代臨床經驗和研究成果形成最佳診療方案與規范,“阿爾法狗”才有可能在無數個“最佳”中,為患者選擇最好的治療方案。
長期從事標準化和醫學信息技術研究的湖北中醫學院教授毛樹松建議,標準化與信息化雙向深度融合,形成以標準為節點的知識庫,將來在國際和國內推廣時,就不是干巴巴的宣傳標準條文了。
“推廣技術手段就是工程化,而工程化目前最好抓手就是信息化。”毛樹松提出,“十三五”期間在提升中醫藥標準質量和數量的同時,可以通過知識庫來加深應用和理解。強大的知識庫是大數據、知識工程時代標準的知識產品,可以通過計算機提供給用戶。
標準不僅是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中醫藥國際化的迫切需要。曾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法監司司長的桑濱生幾乎經歷了中醫藥標準化走過的每一步。“標準也是國際貿易壁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各國通過制定實施符合國際貿易規則的技術標準,來限制不符合本國標準的服務和產品進口。”
“中醫藥國際化,必須標準先行。”中藥標準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果德安,是首位制定美國藥典和歐洲藥典中藥標準的中國學者,他的切身體會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制定國際標準時,技術一定要過關。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