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8日,在珠海市首家熟食集中加工中心——平沙鎮康立熟食加工中心內,阿桐熟食加工店負責人領到了全市第一張《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標志著高欄率先在全市全面實行小作坊登記制度。
過去一年,高欄20多家小作坊中有14家領到了《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其生產經營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已經走上標準化生產的軌道,努力保證食品安全。
這樣的率先之舉,折射出高欄全力打造食品藥品安全港區的作為。在高欄港經濟區黨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理順監管體制機制后,不斷強化“三級機構、四級網絡”監管模式,實現對基層食品藥品安全的監管全覆蓋。
圍繞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這一中心任務,高欄在過去一年展開了四大劍指食品藥品安全隱患的“清源”“凈流”“掃雷”“利劍”行動,全面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全區食品藥品安全總體狀況穩中有升,未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撰文:林郁鴻
四大行動 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原料是否發霉變質、加工基地的水源是不是干凈都要重點排查,一旦發現濫用食品添加劑、植物生長劑、農藥化肥、非食品原料生產的情況,就要立即追查到底!”去年11月11日,高欄港區食藥監局與區海洋和農漁局成立聯合專項檢查組,劍指問題豆芽的生產、流通等違法行為。
當日傍晚時分,檢查組在對區內農貿市場、飲食餐館、生產基地等場所逐一檢查,并確認沒有一家豆芽生產企業出現違法行為后,才緩了口氣。這樣的結果讓檢查組倍感欣慰,因為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有了保證。
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的要求,高欄港區在2014年11月成立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并發出首張《食品流通許可證》,正式承接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自成立以來,該局緊緊圍繞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這一中心任務,全面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打造食品藥品安全港區,至今未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全區食品藥品安全總體狀況穩中趨好態勢。
在理順監管體制后,如何有效規范高欄全區食品藥品市場的經營秩序,成為當務之急。隨后,高欄港區展開四大確保食品藥品各環節安全的重大行動:“清源”行動從源頭確保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凈流”行動、“掃雷”行動從生產、流通到銷售等環節阻擊農村食品安全隱患;“利劍”行動劍指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
高欄港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林軒清楚記得,在承接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后,他們曾與公安部門聯合互動在轄區某村破獲一宗銷售假藥案,隨后根據線索順藤摸瓜,發現涉案人員背后是一個在全市共8個銷售點的假藥批發、零售網絡。最終,部門聯動一舉偵破了這樁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扣押假藥50多箱、繳獲假藥共計2.2萬余盒的“大案”。
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230份,立案處罰食品藥品案件36宗,1家企業被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800公斤假冒偽劣食品藥品被集中銷毀……過去一年,高欄港區持續推進四大行動,震懾食品藥品違法犯罪分子,力爭讓高欄成為真正的食品藥品安全港區。
長效機制 安全監管實現全覆蓋
在高欄,傳統的小作坊如今已經走上標準化生產的軌道。去年4月8日,珠海市第一張《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在平沙鎮康立熟食加工中心發出,標志著高欄率先在全市全面實行小作坊登記制度,小作坊的生產經營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
“類似的家庭式食品加工小作坊約20余家,高欄一共有20多家。以往加工地點大多分散于城鄉接合部的民房中,環境衛生十分惡劣,食品安全控制能力較差。”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在每年查辦的投訴案件中,這種長期處于監管灰色地帶的小作坊就占了相當大部分,成為隨時可能被引爆的“雷區”。
一種針對小作坊實行的“集中加工、統一監管、質量檢驗、市場準入”的集約化管理模式,成功將上述“雷區”化險為夷。
去年,高欄港區在投資600萬元建設全市首家熟食集中加工中心的基礎上,再投入1200萬元建成平沙鎮康立熟食加工中心二期工程。目前,已有13家熟食經營戶持《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進入中心經營,生產出的熟食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100%,深受市民、商戶好評。而在未來,高欄還計劃投入2000萬元建設三期工程,屆時全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有望可全部搬入中心,納入統一監管系統。
這是高欄健全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機制的一個縮影。自2014年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以來,高欄的食品藥品監管體系不斷完善,除了組建起一個組成機構多達23個單位的食品安全委員外,還設有食品藥品執法監察大隊平沙工作站,并在南水、平沙兩鎮設有食安辦,在社區、行政村建立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站。
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高欄還通過出臺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管理辦法,通過舉辦協管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培訓,建立農村家宴申報制度,建立社區(行政村)食品藥品信息庫,從而有效實現了基層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全覆蓋。
優化服務 主動靠前服務助推企業技術升級
2015年,珠海葡記食品有限公司在高欄投資辦廠,但由于前期準備的技術不達標,一時間難以獲得生產許可證。“這讓企業負責人著急得不得了,企業生產推遲哪怕一天,經濟損失也就多一天。”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任科員梁少光說。
在得知企業投產遭遇困難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曾先后5次前往該企業提供辦證咨詢,并對生產設備選用、產品研發給出建議,終于用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幫助企業完成了生產許可審批等手續。
這樣靠前幫助企業的案件還有很多。高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執法人員大多有食品、醫藥領域的專業背景,在強化食品藥品監管的同時,還主動靠前服務助推企業技術升級。
為進一步發揮食品藥品的專業指導,高欄建立健全了約談和調研幫扶機制。去年,高欄投入8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食品藥品安全的抽檢監測和風險評估,實現監測點、監測種類和項目的推廣覆蓋,并對監測檢測結果進行分析。
針對在飛行檢查、日常監管、食品抽檢中存在的問題,高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通過深入企業調研,在約談企業負責人,強化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的同時,也及時了解企業的發展困難,去年先后約談和指導了13家企業改進產品質量,贏得企業的好評。
此外,高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也進一步簡化復雜行政許可審批程序,審批事項較上一年平均提速了20%,全年共辦理業務1116余件,為企業提供更便捷、便利、優質的行政服務。
鏈接
2016年成績單
1.共檢查各類食品生產企業115家次,農貿市場、商場、食品(雜)店、餐飲、藥店等單位5300家次;2.發放監督意見書125份,責令整改通知書230份,立案處罰食品藥品案件36宗,共罰沒款項約15萬元;
3.兩次集中銷毀假冒偽劣食品藥品800公斤;
4.處理各類投訴45宗,辦結45宗,做到100%受理,100%回復;
5.全區5家農貿市場、2家超市均建立了快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