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2/17 0:00:00 來源:
未知
停牌逾3個月后,東陽光科(600673)拋出一份資產收購方案擬收購一家醫藥公司,這也意味著主營業務為鋁深加工、化工產品生產、電子材料及元器件制造的東陽光科擬進軍醫藥行業。不過,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醫藥行業目前并不容易運營,有著種種限制。而目前來看,標的公司核心產品競品較多,未來的盈利能力難言樂觀。
豪擲32億收購醫藥資產
2月16日,東陽光科發布公告稱,擬用約32.21億元收購一家醫藥公司50.04%的股份,也就是說,東陽光科擬向醫藥行業進軍。
據公告顯示,東陽光科擬向宜昌東陽光藥業購買其持有的東陽光藥22620萬股股份,占東陽光藥股份總數的50.04%,交易作價為32.21億元。交易完成后,東陽光藥將成為東陽光科的控股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的交易對方為宜昌東陽光藥業,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張中能、郭梅蘭夫婦控制的企業,因此東陽光科表示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據了解,東陽光藥于2015年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主要從事國內制劑的生產及銷售,主營業務為醫藥制劑的生產及銷售。東陽光科表示東陽光藥所生產的原料藥絕大部分用于生產自有制劑產品。而就標的生產的產品來看,東陽光藥是專注于抗病毒、內分泌及代謝類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療領域產品開發、生產及銷售的制藥企業。
財務數據顯示,標的公司近幾年的業績表現也較為樂觀。2014-2015年以及2016年1-10月東陽光藥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6968.16萬元、69411.29萬元和74191.25萬元。同期對應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3534.22萬元、26575.15萬元以及29585.24萬元。就2015年而言,標的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加47.78%,同期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高達96.36%,業績處于不斷上升的狀態。與此同時,交易對方在標的公司的業績方面也做出了較為亮眼的業績承諾。宜昌東陽光藥業承諾標的公司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各年度實現的凈利潤數額分別不低于4.8億元、5.75億元和6.52億元。
談及此次的收購,東陽光科也表示標的資產近幾年業績表現呈現快速增長的狀態,交易完成后東陽光科將進入醫藥工業行業,基本實現上市公司的產業轉型。而就此次收購醫藥行業資產、進軍醫藥行業的初衷,東陽光科也表示是看好醫藥行業的發展前景。
經營業績遭遇瓶頸
實際上,東陽光科此次進軍醫藥行業也是公司在主營業績遭遇瓶頸狀態下的無奈之舉。對于此次收購的目的,東陽光科就坦言是公司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因而此次的資產重組是為確保公司的持續經營和健康發展,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的舉措。
財務數據顯示,東陽光科近幾年的業績出現滯漲的狀態。2015年,東陽光科實現收入約為46.86億元,同比下降8.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9944.98萬元,同比下降36.36%。就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業績來看,東陽光科實現的營業收入為38.07億元,同比增長1.83%。不過,同期對應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出現了下滑,為7065.75萬元,同比下降幅度達24.94%,有著增收不增利的跡象。對于公司業績不斷出現下滑的原因,東陽光科表示是受國內外市場低迷,國內鋁箔制造業產能過剩、過度競爭等因素的影響。
2016年半年報顯示,就公司的主要產品經營數據來看,東陽光科的9種產品在2016年上半年實現的營業收入中有7種產品同比出現下滑。其中,電子光箔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03億元,同比下降25.25%。另外,包裝印刷等實現營業收入為3161.34萬元,同比下降幅度為28.33%。此外,在磁性材料等產品的營業收入方面同比下降幅度也在5%左右。對此,東陽光科表示是國內整體經濟持續不振,下游產業市場需求也因此出現下滑,從而導致電容器、電子光箔、板帶材等銷售量及銷售收入下降。與此同時,從東陽光科近幾年實現的扣非后歸屬凈利潤來看,公司的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下滑的態勢也尤為明顯。2013-2015年,東陽光科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為1.04億元、9834.61萬元、2594.01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東陽光科子公司深陷債務糾紛,這也給業績不佳的東陽光科增添了諸多麻煩。回看歷史公告可知,2016年9月6日,東陽光科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桐梓縣獅溪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獅溪煤業”)收到人民法院的應訴通知書、傳票及《民事起訴狀》副本。彼時,獅溪煤業新增5起訴訟,涉訴金額合計1525萬元。而獅溪煤業多次被連帶起訴均因對鑫源煤礦進行煤礦重組整合所致,且涉案糾紛均為鑫源煤礦及劉成良故意隱瞞的債務糾紛。對于可能給公司業績產生的影響,東陽光科表示案件已立案,但尚未開庭,目前暫時無法判斷上述事項對公司利潤的具體影響。
收購資產核心產品難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就近幾年標的資產的財務數據來看,可知東陽光藥經營業績較為可觀,東陽光藥的單一核心產品可威存在銷售占比逐年上升的狀況,而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可威的競品比較多,競爭力有限。
由公告可知,東陽光藥主要產品包括用于治療病毒性流感的藥品可威,治療內分泌及代謝類疾病的藥品爾同舒以及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品歐美寧及欣海寧。東陽光科表示,截至2016年12月31 日,東陽光藥共生產33種醫藥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東陽光藥主要的營業收入依賴于若干主要產品。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10月,東陽光藥核心產品可威的銷售額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44.11%、65.34%和77.74%,主要產品可威、歐美寧、欣海寧及爾同舒的合計銷售額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1.89%、87.38%和94.19%。東陽光科表示,報告期內,東陽光藥產品收入的集中度有所提升,并主要依賴于核心產品可威。
由數據可見,除可威以外,東陽光藥其他產品的營業收入在總營業收入的比重處于不斷下滑狀態。其中,歐美寧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10月實現的銷售收入占總銷售金額的比重分別為9.07%、7.13%和4.51%。另外,同期爾同舒對應實現的銷售收入占總銷售額的比重則分別為6.39%、5.25%、4.68%。由此可見,在其他產品銷售額在總銷售額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下滑的狀態下,可威的占比不斷增加,單一產品集中度越來越明顯。對此,東陽光科在公告中也表示預計短期內標的公司的產品集中度仍然較高。
據了解,作為東陽光藥的核心產品,可威的通用名為磷酸奧司他韋。東陽光藥有權使用的與生產磷酸奧司他韋產品相關的專利共有7項,將陸續于2017年8月-2026年4月到期。對此,史立臣表示,可威的生產廠家并不多。不過這種藥品主要是用于治療或預防流感的,目前這類的產品競品太多,競爭力有限。“一般消費者感冒之后買點感冒膠囊就可以了。”史立臣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