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4/6 0:00:00 來源:
未知
當前社會輿論之于醫療改革總體上是期望價格能夠顯著降低,但就北京市現在的醫療改革設計來看,價格顯著降低恐怕不現實
4月8日,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將全面鋪開。屆時,醫院將取消15%的醫藥加成,同時在陽光采購、“平進平出”機制的作用下,除已試行取消醫藥加成的醫院外,北京市所有參加醫改的醫院,其藥品價格將總體下降20%。應該說,如果進展順利的話,這一改革前景頗為可觀。
藥品加成、以藥補醫或者以藥養醫,是最為公眾所詬病的醫療痼疾之一。其作為特定時代的產物,曾對醫療機構的穩定、持續發展和激發醫務人員的積極性起到過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但由于機制設計上天然存在的利益扭曲,它們越來越成為社會矛盾的聚焦點,也越來越有悖于醫療行業的價值取向,對其改革勢在必行。
北京市此番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正如此前相關部門反復強調的,主要思路一是設立醫事服務費,盡可能地體現醫務人員的專業價值;二是取消藥品加成,實施陽光采購。也即,雖然總體費用上可能不會出現顯著降低,但花費結構上卻會更加科學,也就是把錢更多地花費在刀刃上。
談及醫藥市場,盡管從情感上很多人不愿意承認其具有市場屬性,卻終究無法否定其市場性質。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雖然總體上采取的是管制價格,例如藥品“平進平出”,以及醫事服務費這一塊,依然是由政府管控,但在藥品價格這一部分,卻更多地引入了市場因素。陽光采購并不意味著政府定價,而是指藥品的進價公開。如此煞費苦心的設計,其目的自然是盡量平衡管制和市場兩方面的力量,以達成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機制。這樣的初衷當然是良好的,但也存在風險。很簡單,在兩種相反的力量之間尋求平衡,其實就是在走鋼絲,一方面分寸很難把握,另一方面,稍有差池立刻就會引發非議。當前社會輿論之于醫療改革總體上是期望價格能夠顯著降低,但就北京市現在的醫療改革設計來看,價格顯著降低恐怕不現實。雖然公立醫院的藥價的確有可能降低,但醫務人員的報酬,即便醫事服務費增加了。而一旦公眾對整體的醫療費用沒有感受到太大變化,人們對醫藥改革的滿意度就會大打折扣。
現實而言,目前能夠基本可控的改革方面,就是藥品采購。這是北京醫改最能夠爭取支持、最容易取得進展的突破口。
北京是國內優質醫療資源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其改革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視為全國的風向標。此番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步伐應該說邁得相當之大,但是改革效果還有待公眾來評判。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