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4/19 0:00:00 來源:
未知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4月19日報道:今天上午,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鄔驚雷在上海人民廣播等單位舉辦的“民生訪談”節目中透露,上海把破除以藥養醫機制,理順醫療服務價格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突破口,自2015年12月以來,已分三輪降低藥品加成率,至今年2月1日全市公立醫療機構已全面實現藥品零加成。
據介紹,目前,上海各公立醫院已調整護理、搶救、注射、針灸、手術、康復等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形成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凸顯醫務人員的技術和勞務價值,促進公立醫院控制醫療費用、調整運行結構,切實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
上海在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取消藥品加成的基礎上,著眼于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通過建立合理的財政補償機制、完善藥品采購供應機制、改革醫院內部運行機制等綜合措施,形成改革“組合拳”,切斷公立醫院、醫務人員與藥品之間的利益聯系,確保公立醫院改革成果落地。
鄔驚雷表示,上海完成兩批9個試點品種的帶量采購,價格平均降幅超過60%,實現了招采合一、量價掛鉤、優質低價、擠干“水分”。對未實施帶量采購的品種,探索藥品集團采購,首批5家三級醫院和6個區組成公立醫療機構采購聯盟,通過發揮“團購”優勢、提高采購集中度、優化供應鏈等措施,降低藥品價格和采購成本,目前已完成三批700多個品種的集團采購工作。
此外,開發公立醫院管理云平臺和APP,通過采集醫療服務數據,監測分析各公立醫院的病種組合指數、醫療費用、藥品費用、醫保費用、醫院成本等運行指標,開展醫療服務評價,建立醫藥費用預估模型,核定醫藥費用控制指標。通過APP將相關指標進行實時展示,客觀反映各公立醫院運行情況,提高信息透明度,通過曬數據,建立改革“倒逼”機制。
對補償水平低的公立醫療機構,經考核藥占比、患者結構等評價結果后,按照“部分預撥、年中評價、隔年清算”的原則,實施過渡期財政支持政策,促進其改善收支結構、降低運行成本。目前市財政已核撥0.96億元過渡性補助,2017年安排了1.5億元補助預算。醫保支付方式方面,上海通過落實國家《關于推進按病種收費工作的通知》,運用病種技術分組和大數據方法形成標準,探索按病種收(付)費,通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轉變醫院運行機制,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增長。
數據顯示,上海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一年多以來,醫療機構補償水平較為合理,收支結構得到優化,2016年全市公立醫院藥占比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門診患者普遍受益,門診人均自負費用減少約6元。住院患者費用略有增加,每床日自負增加1元左右。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