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4/28 0:00:00 來源:
未知
健康一線(vodjk.com)4月28日訊 日前,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中醫藥強縣建設方案》,明確了河北省未來幾年中醫藥強縣建設藍圖:到“十三五”末,逐步建成100個河北省中醫藥強縣,成為2030年全面建成中醫藥強省的重要支撐之一。

為什么要建中醫藥強縣?怎么建?中醫藥強縣對全省中醫藥工作能起到什么作用……帶著諸多問題,記者采訪了省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
推動中醫藥均衡發展,形成全省一盤棋發展格局
“近年來,河北省各地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強化體系建設、加強人才培養、發展中醫藥產業等,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增強。”省中醫藥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說,但是各地特別是基層中醫藥事業發展很不均衡,不僅影響了廣大群眾共享中醫藥發展成果,還使河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的基礎不穩。
針對縣域中醫藥發展參差不齊的現狀,省政府決定“十三五”期間在全省開展中醫藥強縣創建工作,以提高縣(市、區)政府對中醫藥工作的重視程度,推動全省中醫藥事業均衡發展,形成全省中醫藥振興發展一盤棋格局。
“中醫藥強縣建設,不僅是衡量中醫藥強省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決定中醫藥強省能否建成的重要基礎。”該負責人說,今后,各地要將中醫藥工作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衛生與健康規劃和縣政府年度工作目標,制定縣域中醫藥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
5大方面12項主要任務,勾勒出中醫藥強縣建設藍圖
方案對中醫藥強縣的建設任務進行了部署,共涉及頂層設計、服務體系、人才培養、產業發展和政策環境等5大方面12項主要任務。
服務體系是中醫藥強縣建設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基層中醫藥發展水平的關鍵。“服務體系不健全,根本談不上強縣建設。”省中醫藥管理局負責人解釋說,這一體系主要包括公立中醫醫院建設、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鄉鎮和社區中醫藥服務能力等。
方案對此明確提出,縣級公立中醫醫院要通過二級甲等評審并持續改進,中藥房設置達到《醫院中藥房基本標準》要求,信息化建設達到《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基本規范》要求。縣級綜合醫院中醫科編制床位占醫院編制床位的比例不低于5%,中藥房達到《綜合醫院中藥房基本標準》要求,中藥煎藥室符合《醫療機構中藥煎藥室管理規范》要求。縣級婦幼機構應設立中醫科,為孕產婦和兒童提供中醫藥服務。同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科、中藥房,并配備中醫診療設備。建成“國醫堂”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別不低于75%、90%,所有社區衛生服務站和7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在落實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對口支援工作方面,中醫藥強縣應做到以下幾點:縣級中醫醫院和城市大中型中醫醫院設置基層指導科,安排專人負責,采取多種形式,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業務指導。通過中醫聯合體、縣鄉中醫藥一體化管理等,逐步建立中醫藥分級診療體系。每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中,至少有1名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師或鄉村醫生。
在中醫藥強縣建設中,強化中醫藥人才培養作為12項主要任務之一被重點提及。根據方案,今后河北省將積極組織實施杏林千人培養工程、師帶徒、全科中醫師培養和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等項目,落實項目配套資金,保障進修期間的合理待遇,為項目學員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積極參加省級以上中醫藥管理部門組織的中醫藥繼續教育,培訓率達到100%;認真開展臨床類別醫師中醫藥知識培訓和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
據介紹,到2020年,中醫藥強縣9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含多點執業)占本機構醫師總數的比例達到20%以上。8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配備1名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臨床類別醫師;70%以上的村衛生室至少配備1名以中醫藥服務為主的鄉村醫生或能中會西的鄉村醫生。
為促進中醫中藥協調發展,方案提出,將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和區位特點,扶持中醫藥產業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展中藥材資源普查,積極推進中藥材大縣建設和中藥材種植(養殖)示范園區創建,規范中藥材人工種植和加工。落實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要求,將當地養老、旅游、文化、生態等資源與中醫藥整合融合,創建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和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開展中醫醫養結合試點,大力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
“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機制是重要保障。”方案特別強調,要加大對中醫藥事業投入,對公立中醫醫院基礎設施、信息化與重點專科建設、人才引進培養、基本設備購置、政策性虧損等方面予以傾斜。不取消中藥飲片加成,將符合規定的中醫藥適宜診療技術和治療性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逐步提高住院患者使用目錄內中醫藥技術和中藥飲片的報銷比例。積極鼓勵社會資本發展中醫藥。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市、縣中醫藥管理體系,各縣(市、區)要明確負責中醫藥管理的機構,完善職能,充實力量,加強隊伍建設。
依據考核結果及財力,省級財政將對省級強縣給予適當獎補
推動中醫藥工作,涉及部門多、協調難度大,是一項重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只有各級政府切實肩負起發展中醫藥的主體責任,才能真正形成領導重視、部門支持、社會關注、行業奮進的良好局面。
針對當前河北省中醫藥工作存在的上熱下冷問題,方案要求,各市、縣政府要樹立大局意識,切實承擔起發展中醫藥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有利于中醫藥發展的體制機制。各市要根據行政區域內各縣(市、區)中醫藥工作實際,按照不少于60%縣域數量的建設目標,統籌制定本地中醫藥強縣建設方案,加大推進力度,確保按期完成。各縣(市、區)為河北省中醫藥強縣建設的投入主體。
據介紹,創建工作由各市、縣政府積極組織實施,縣級政府對照《河北省中醫藥強縣評分細則》開展自評,并向所在市政府申報,經市政府審核、評估同意后,向省中醫藥管理局提出驗收申請。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對申報地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報省政府核準后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的,授予河北省中醫藥強縣稱號。
“通過中醫藥強縣創建,將發展中醫藥的主體責任層層壓給市縣兩級政府,從而進一步提高基層政府對中醫藥工作的重視程度。”省中醫藥管理局負責人說,河北省將對獲得“河北省中醫藥強縣”稱號的縣(市、區)進行考核評估。對達到考核要求及相關標準的縣(市、區),省級財政根據考核結果及財力情況給予適當獎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