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5/10 0:00:00 來源:
未知
破傷風抗毒素、葡萄糖注射液、肝素鈉注射液……這些常用藥面臨供貨問題!日前,廣東藥品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廣東藥交中心)發布了《關于藥品交易中第五批未按合同供貨及未及時供貨企業的公示》,根據公示上的清單,此次共有1004個品規的藥品出現供應問題。對此,廣東藥交中心回應稱,正在協商跟進中,大部分藥品最終會恢復供貨。
針對上述情況,省衛計委表示,目前未發生全省斷供情況。部分藥品區域性短缺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履約供貨或不及時足量供貨是原因之一,省衛計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嚴肅進行處理,保障廣東藥品供應。
涉及61種急救藥
記者梳理發現,這份藥品名單共涵蓋1004個品規的藥品,711個是急救藥、臨床必用藥和基藥。其中,僅備注為新低價藥品的數量就達到335個,占名單總數的33.37%。這些新低價藥品均為小容量注射液,包括了常見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維生素類注射液等。此外,名單里還包括了61種急(搶)救藥品、32種臨床必需且采購困難藥品以及5種被納入兒科非專利藥品目錄的藥品。
被曝光的名單涉及135個藥企、68個藥商。其中,既有云南白藥、國藥集團、上藥集團、揚子江藥業等知名生產企業,也有華潤醫藥、國藥控股、廣藥集團等配送企業龍頭。
根據公示,廣東藥交中心要求生產企業于5月12日17時之前及時供貨配送。若到時仍未及時供貨配送的,相關品規將被列入黑名單,兩年內不得進入廣東市場入市交易,而相關配送企業將被取消在廣東兩年的配送資格。
醫院尚有庫存支撐
記者發現,名單中不乏一些急救藥和臨床必需藥,這對于醫院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廣州一家三甲醫院的急診科醫生秦亮(化名)告訴記者,對于整個醫院來說,急診科基礎用藥儲備相對足夠,不會影響到正常的醫療救護。
據了解,基礎用藥常備在急診科。“一旦藥品出現短缺,會立即從醫院的西藥房和中心藥房調過來。如果連醫院藥房也沒有了,醫院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找供貨商。”秦亮表示,常備用藥一般不會造成長時間的短缺,短缺后一般會允許有一個斷貨和調整的緩沖期。另一位負責藥品采購的醫院工作人員李玉(化名)也表示,她所在的醫院也存在藥品供應緊張現象,但并不十分明顯。
不過,藥品斷供的問題仍然讓醫院方深感“無奈”。“有時候我們會追配送方,讓他們幫忙去找貨源。”李玉透露,很多醫院采購人員都有一種同感:以往醫藥機構去購藥,會有很多藥廠供藥,現在基本上是想用藥卻找不到了。
藥交中心督促盡快供貨
實際上,這并不是廣東第一次遭遇大規模藥品供貨難。記者統計發現,從2015年起至今,廣東藥交中心共公示了五批未按合同供貨及未及時供貨的企業名單。短短兩年間,已經有4249個品規被曝出供貨問題。
按照規定,未能在公示時間內恢復供貨的,該品規將被取消在廣東兩年的入市交易資格。
廣東藥交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藥交中心的公示更多是一種監督作用,督促企業盡快供貨。“對于藥企來說,廣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一旦被拉入黑名單,藥企損失很大。因此按照往年經驗,大部分品規都會恢復供應。”
記者致電名單上的相關藥企,多家企業表示正在積極調查情況。有廣東藥企表示,會根據情況積極調整,盡快恢復供應。
探因
藥企:原料上漲成本增加
多家藥企將未能及時供貨的原因歸結于成本倒掛。有藥企負責人指出,成本的上漲主要源于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原料藥漲價,再加上新版GMP標準認證,一致性評價等政策影響,企業對車間、產品的升級改造,也推動了藥品成本上升。
原料藥漲價成為了多個藥企難以回避的難題。公開資料顯示,維生素B6價格從每公斤150元上漲到980元,葡甲銨價格由每公斤210元上漲到8000元……原料藥價格翻倍漲讓藥企“叫苦不迭”。
更有業內人士將矛頭直指原料藥壟斷。今年兩會上,神威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振江就指出“壟斷是這輪原料藥漲價的特點,比如一家原料藥企業收購其他同類企業,然后漲價,或者聯合其他家企業一起漲價。”
李振江這種說法得到了多家藥企負責人的認同。有出現在本次名單上的藥企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現在原料藥控銷問題很嚴峻,能拿到生產批號的企業太少,很容易形成壟斷,對下游制藥企業產生很大壓力。”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