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網站6日公布了《陜西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陜西省將以綜合醫改試點為抓手,著力抓好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5項制度建設,努力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
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
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多形式組建全科醫生服務團隊,家庭醫生簽約實行網格化管理、團隊化服務。探索全科醫生收入與簽約履約掛鉤機制,改革完善家庭醫生分配機制。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達到60%以上,把所有貧困人口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范圍。
醫療衛生機構全部設立全科醫學科,縣及縣以上綜合醫院應獨立設置全科醫學科。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每萬名居民至少有2名全科醫生。以支付方式改革為紐帶,健全分級診療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診療總量力爭達到60%左右,縣域內就診率力爭達到90%左右。
每個設區市至少建成一個有明顯成效的醫聯體(醫療集團),有條件的市加快建立第二醫療集團。三級公立醫院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在大城市實行醫聯體+全科醫生的模式;在市區推行醫療集團,推動醫療集團、醫聯體建立內部上下轉診機制;在縣域全面推行縣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試點醫療共同體;跨省域組建專科聯盟;在邊遠地區發展遠程醫療協作網。
定期公示醫療控費情況
持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組建各級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初步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相互制衡、相互促進的管理體制和治理機制。開展制定公立醫院章程試點。
城市公立醫院藥品(不含中藥飲片)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加強對改革實施情況的監測和評估,建立健全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強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與醫藥、醫保、醫療政策銜接聯動。落實財政補償政策,建立新的補償機制,對取消藥品加成后所減少的合理收入按規定予以補償。
強化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全省醫療費用平均增幅控制在10%以下,定期對醫療費用控制情況進行排名公示。
全面推行異地結算
實行“六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策,年內實現市級統籌。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達到75%左右。
試點設立醫保基金管理中心,承擔基金支付和管理、藥品采購和費用結算、醫保支付標準談判、定點機構的協議管理和結算等職能。完善大病保險制度,采取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合理確定合規醫療費用范圍等措施,提高大病保險對困難群眾的精準性。
推行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床日付費、總額預付等復合型付費方式改革;同步推行臨床路徑管理,鼓勵實行按疾病診斷相關組(DRGs)付費方式,每個市按病種付費的病種不少于100個。
全面推行異地結算,優化省內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程序,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建立基本醫保、大病商業保險、應急救助、醫療救助在經辦環節的無縫銜接機制,實現“一站式”報銷。在確保資金安全和有效監管的前提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醫保經辦服務。
建設一批醫養結合示范基地
推進醫藥衛生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制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強化衛生行政部門行業管理職能,推進全行業屬地化管理,對區域內所有醫療衛生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準入、統一監管。
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加快推進中醫藥改革發展,持續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全面推進兒童醫療服務領域改革與發展,加強兒科醫技人員隊伍建設。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必須提供兒科門急診和住院服務。轄區內每千名兒童床位數不少于3張。
推廣醫保智能監控,年底前覆蓋到大多數統籌地區,對門診、住院、購藥等行為實施高效監控;鼓勵社會辦醫發展兒科、精神科、老年護理等薄弱專科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錯位發展。采取遷建、整合、轉型等途徑,推動城市二級醫院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專科醫院、老年護理和康復等機構轉型。加強醫養結合試點建設,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醫養結合示范基地。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