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8/22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國生物技術新銳再鼎醫藥如今也開始謀求赴美上市,并計劃登陸納斯達克市場(Nasdaq),募資1.15億美元。再鼎醫藥已有多款新藥進入了臨床研發的中后期,創新藥也成為再鼎醫藥吸納資本的重要原因。不過,作為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再鼎醫藥業務歷史有限。投資于生物制藥產品的開發具有高度投機性,直至目前公司還未從產品銷售中得到任何收入。
募資謀求上市
根據再鼎醫藥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此次上市募資金額為1.645億美元,其中既包括境內資本也包括全球資本。按照招股說明書信息,在未來一段時間,再鼎醫藥計劃建立一個更為完整的藥物發現以及開發平臺,從而引進或是內部自主研發更多滿足中國及全球患者需求的藥物。同時,再鼎醫藥希望推廣產品落地的商業隊伍也將有計劃逐步組建。2017年上半年,再鼎醫藥已經建立了一個小分子藥物生產基地,以滿足臨床及商業化生產的需求,而到2018年上半年,再鼎醫藥在建的大分子藥物生產基地也將逐漸完工。
此前,再鼎醫藥一直憑借與國際大廠的產品引進而被業界所認知。一個基本的模式是,通過與全球頂尖跨國公司或研發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從而在全球范圍內甄選較為成熟的臨床候選藥物,共同進行臨床研究,通過內部研發和授權許可并行的方式,建立全面的產品線。2014年8月,剛成立不久的再鼎醫藥獲得來自紅杉資本與啟明
創投的3000萬美元A輪融資,隨后在2016年1月,在上述兩家資本保持跟進的情況下,又引入了尚珹資本,完成B輪1億美元融資。
2014年8月,幾乎與A輪融資同時,再鼎醫藥與賽諾菲達成意向專利使用權轉讓協議,獲得兩種處于臨床前階段的用于治療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COPD、哮喘、特發性纖維化)的新型化合物全球使用權。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目前再鼎醫藥的在研產品管線已經有6個產品,其中來自GSK、賽諾菲以及UCB的3個產品再鼎醫藥均取得的是相關藥品在全球的獨家臨床開發、注冊、生產以及銷售權,而與TESARO、PARATEK、BMS等合作的3個產品則取得的是大中華區權益,并且多項產品已經進入了臨床研發的中后期。
“傷不起的”長周期投入
與國內的上市藥企不同,再鼎醫藥所身處的生物醫藥行業往往面臨著長周期投入卻不盈利的局面。在招股書中,再鼎制藥也明確表示,自成立以來,公司蒙受了重大損失,預計今后仍將蒙受損失,并可能永遠無法實現或維持盈利。
再鼎醫藥表示,作為一個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業務歷史有限。投資于生物制藥產品的開發是高度投機性的,因為這一業務需要大量的前期資本支出和重大風險,候選藥物在很大程度上無法獲得監管批準或商業可行性。“迄今為止,公司主要通過私人配售資助我們的活動。截至目前還沒有從產品銷售中獲得任何收入。同時,公司將繼續產生相關業務的費用。”
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初成立以來,再鼎醫藥至今仍然處在非盈利的狀態。在2016年和2015兩年內,再鼎醫藥分別產生了3750萬美元和1800萬美元的凈虧損。
實際上,投入周期長、融資渠道單一,已經成為了生物醫藥公司共同的發展瓶頸。由于開發一個新藥通常需十年10億美元的長期高風險投入,同時,中國企業不能連續盈利便沒有上市融資的資格,所以與美國同類企業相比,中國創新研發型生物醫藥企業面臨的融資風險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如再鼎醫藥等國內部分新興創新型企業把融資希望寄托于私募股權基金和風險投資,也會使風險程度進一步加大。
多重風險壓制
另一方面,候選藥物也面臨著廣泛的監管,企業并不能保證候選藥物都能得到監管部門的批準或成功商業化。“候選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有關的活動,包括設計、測試、制造、安全性、療效、質量控制、記錄、標簽、包裝、儲存、驗收、廣告、推廣、銷售、配送、進出口均受到國家食藥監總局綜合監管,同時還受限于美國食藥監局和歐洲醫藥管理處以及其他監管機構在中國、美國等國家類似機構的監管。
從藥品本身看,每個候選藥物都有失敗的危險。再鼎醫藥表示,很難預測候選藥物在臨床上是否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在獲得監管機構批準出售任何候選藥物之前,候選藥物必須完成臨床前研究,然后進行廣泛的臨床試驗,以證明候選藥物在人體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臨床試驗費用昂貴,難以設計和實施,而且可能需要許多年才能完成。
在這種情況下,再鼎醫藥謀求在美上市也是為了進一步擴大融資途徑。美國德通寰球資本有限公司總裁陳毅松認為,生物醫藥創新最大的特點是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只有“滾動”向前,由資本不斷接力,讓研究成果在有研發實力的機構間流通起來,才能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