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30日訊 (記者 李治國)復星醫藥 30日公布2017年中期業績。報告期內,復星醫藥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835,302.26萬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20.41%。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表示,2017年上半年,在全球及中國經濟仍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嚴峻形勢下,國家醫療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制藥工業增速有所恢復但仍維持低位運行,而醫療技術及醫療服務仍然受益于政策,面臨快速發展機遇。復星醫藥秉持“持續創新、樂享健康”的經營理念,圍繞醫藥健康核心業務,堅持產品創新和管理提升,積極推進內生式增長、外延式擴張、整合式發展,主營業務繼續保持均衡增長。
研發投入持續加強
復星醫藥集團注重創新研發,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已形成國際化的研發布局和較強的研發能力,通過在中國(上海、重慶、臺北)、美國(舊金山、波士頓)、以色列、瑞典的布局建立互動一體化的研發體系。目前,復星醫藥集團研發人員已逾千人。
在內生式增長方面,復星醫藥集團以創新研發為最核心的發展驅動因素,持續加強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復星醫藥集團研發投入共計人民幣62,603.55萬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28.12 %,其中,研發費用人民幣46,132.01萬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50.15%。
截至報告期末,復星醫藥集團有6個單抗品種(11個適應癥)已獲批中國臨床,其中2個產品已經進入臨床三期;4個1.1類小分子創新藥已獲得臨床批文;在研新藥、仿制藥、生物類似藥及疫苗等項目173項(其中:小分子創新藥11項、生物創新藥9項、生物類似藥12項、改良型創新藥2項、國際標準的仿制藥133項、預防用生物制品4項、中藥2項),8個項目正在申報進入臨床試驗、25個項目正在進行臨床試驗、33個項目等待審批上市,預計這些在研產品將為集團后續經營業績的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同時,復星醫藥集團通過組建合營公司、成立科技創新孵化平臺等多元化合作方式,采用技術引進和“深度孵化”的模式銜接全球前沿創新技術,實現全球創新前沿技術的轉化落地,促進對接國際領先的科技創新技術和項目,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推進國際化進程。
主營業務均衡增長 營銷體系建設不斷完善
截至報告期末,復星醫藥集團已在中國藥品市場最具潛力和成長力的六大疾病領域,如心血管、代謝及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抗感染、抗腫瘤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品布局。
在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復星醫藥集團高度重視營銷體系的建設,現已經形成了3500余人的營銷隊伍,銷售網絡基本覆蓋全國的主要市場,產品推廣和銷售能力不斷增強。復星醫藥集團參股投資的國藥控股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藥品、醫療保健產品分銷商及領先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擁有并經營中國最大的藥品分銷及配送網絡。
2017年上半年,復星醫藥繼續強化已基本形成的沿海發達城市高端醫療、二三線城市專科和綜合醫院相結合的醫療服務業務的戰略布局,打造區域性醫療中心和大健康產業鏈,尋求與地方大型國有企業、公立醫院及大學附屬醫院合作模式,加快互聯網醫療發展戰略,持續提升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
截至報告期末,復星醫藥控股的禪城醫院、濟民腫瘤醫院、廣濟醫院、鐘吾醫院及溫州老年病醫院等核定床位合計3018張。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