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10/20 0:00:00 來源:
未知
10月20日訊 周四,在震蕩市場格局中,醫藥生物行業板塊走強,為盤面不振的市況中增添了一抹“亮色”,表現相當“搶眼”。
從交易的實際情況來看,“十一”節后以來,兩市格局從前期持續性較強的估值修復階段逐漸過渡到近期熱點分散的結構性行情。從近期市場環境看,由于氣氛趨于謹慎,風險偏好降低,防御性需求提升,全面性機會不多,但以醫藥生物板塊為代表的主題投資交易性機會明顯。
板塊大幅走強
在板塊、熱點切換令人應接不暇的當前市場中,近期醫藥生物板塊的集體走強,看似充滿了隨機性和偶然性,但實則是多利好共振的結果。
國信證券表示,首先是基本面向好。從統計局最新數據來看,醫藥制造業2017年1-8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8.3%,較去年增速大幅提升。工信部的半年數據也表明行業利潤增速在企穩。從上市公司視角來看,2017年半年報披露的歸屬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7.4%,較2016年略微上升。上市公司利潤增速超過行業增速,也從側面驗證行業內龍頭企業較中小企業處境稍好。
其次是10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繼2015年8月《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之后,又一個關于藥品器械審評審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從此次文件的發布規格來看,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分析人士也表示,良好的政策環境對整個行業而言無疑是最大的支撐和利好。
從走勢上看,年初至今醫藥生物行業經歷了一輪上升-回調-再上升的過程。經過昨日板塊的大漲,申萬醫藥生物指數再度接近此前高點的位置。截至昨日,8月以來該板塊漲幅已逾15%,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次于通信板塊位列第二。
分析人士指出,生物醫藥行業自身特性決定了其供給側改革和技術更新過程較慢,“爆發性”增長預期并不現實,更可能的是持續性的更有質量的成長。從年初至今板塊循序漸進式的行情來看,站在當前時點上,醫藥生物行業可能正處于長周期的新起點上。
機構看多板塊后市
當前市場整體震蕩中,從博弈角度來看,此前漲勢較好的藍籌以及成長板塊其估值均已處于階段高點,不容易吸引增量資金介入。而估值相對較低前景更加看好的醫藥生物板塊已開始被機構所一致看好。
中金公司表示,國務院發布《意見》,就臨床規范化,新藥加速審評等方面作出指導。《意見》發布后,醫藥板塊漲幅明顯,機構加配醫藥板塊意愿強烈。
該機構認為,目前藥審改革的制度紅利正在釋放,后續新藥和新型醫療器械的審評速度會顯著加快,醫療板塊新的增點將會不斷涌現。目前我國用藥結構與海外還存在巨大差異,醫療板塊的“消費升級”指日可待,而研發驅動的用藥結構升級將會驅動板塊產生較大投資機會,后續“研發創新”將是醫藥板塊最為核心的投資主題。
國泰君安證券也指出,創新藥板塊估值提升具備基本面支撐,本土創新處于升級奮發的前夕,估值體系亟待重塑。站在當下時點,該機構繼續戰略看多創新藥板塊的重塑估值。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