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11/2 0:00:00 來源:
未知
有數據顯示,每年赴海外就醫的人次已突破6000萬。2016年中國海外醫療服務市場規模達7.3億元人民幣,預計2017年將達到10億元人民幣。未來3-5年,海外醫療服務市場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在國人出國看病人數高速增長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助推這種浪潮呢?

不可否定的是,海外醫療起源于精英人群。2012年08月10日,劉翔在英國惠靈頓醫院接受手術,手術共進行了1小時19分鐘,除了接好劉翔斷裂的跟腱外,還取出四年前在美國休斯敦第一次手術時沒有取出的鈣化物。近年來,選擇去國外就醫的知名人物不在少數,除了運動員以外,潘石屹、馮侖等商界領袖,曾經有過梅奧診所體檢的經驗。現在出國就醫這一就醫模式已經從“金字塔尖”走進了普通家庭。
近日,中國之聲記者就國內興起的海外醫療現象對我國出國看病服務行業的旗艦品牌盛諾一家創始人蔡強進行了深入采訪。
國人為何選擇出國看病?
據蔡強介紹,去年盛諾一家幫助近千名患者實現了海外就醫,其中腫瘤、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占絕大多數。而為什么國人會選擇去國外治病,蔡強認為:一個最能代表大家到國外看病的原因,就是癌癥的平均5年生存率,這是衡量癌癥治療效果的權威指標,國內只有30.9%,但是美國能達到66%,英國也有54%。
中外醫療間有哪些差距?
而產生這樣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藥物是主要的因素之一。據了解,美國患者今天能使用的所有抗癌藥物中,只有29%在中國上市了,就是說還有71%的美國最新藥物國內還沒有,而往往就是這些最新的藥物最能救命,所以一些患者愿意跨越重洋、赴美就醫。
蔡強舉例到:HPV疫苗大家一定知道,早在2006年美國就上市了,至今已經在160多個國家上市。但是落后了美國10年,中國才得以上市;而且,我們剛剛批準上市不久,美國就把我們批準的疫苗淘汰了。在澳大利亞,我的兩個孩子都是政府免費接種的。
疫苗如此,新藥的臨床試驗也產生著差距。以惡性腫瘤來統計,截至2016年2月的統計數據,美國的惡性腫瘤臨床試驗是28969項,而中國是2514項,相差了10倍。
此外,中美在醫療技術設備方面也存在著差距。例如:在國內如果進行心臟移植,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供體,而蔡強在3年前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附屬醫院訪問,在重癥監護室見到一位70多歲剛剛做完人工心臟移植的老先生。蔡強問他感覺怎么樣,他說一切都好,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會聽到馬達的聲音,因為那是一臺機器。
為了徹底解決支架的不可降解而造成的晚期血栓和極晚期血栓問題,可降解支架近年來應運而生。與以往心臟支架不同的是,生物可降解支架是完全由可降解材料(例如聚乳酸)構成的。這種支架在治療后短期內可為血管提供有力支持,而當血管重塑之后,便“功成身退”,直接在體內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據蔡強介紹,這一技術在英國最先研發,美國后面也批準了,是可以用生物可降解支架的。
國內患者出國就醫有哪些熱點?

據蔡強介紹,《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志每年都會對全美國的醫院進行一次排名,綜合排名和各專科排名都有。而盛諾一家多年來堅持只和排名前十的醫院合作,比如美國著名的梅奧診所、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均與盛諾一家簽署了正式合作轉診協議。
由于在盛諾一家所服務的患者中70%都是癌癥患者,美國癌癥專科排名前四的MD安德森癌癥中心、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梅奧診所、丹娜法伯/布列根和婦女癌癥中心,也都是盛諾一家的正式簽約合作醫院。再比如心臟、神經等重癥專科排名前四的醫院,以及美國綜合排名第一的哈佛附屬波士頓兒童醫院等,都與盛諾一家建立了簽約合作關系。
隨著資本的不斷加入,市場上涌現了大批提供專業服務的中介機構,盛諾一家是國內最早開創出國看病服務的專業機構,提供到這些醫院看病的全程咨詢與服務,讓患者享受到“一站式”的服務直通全球頂級醫療,同時,提示那些有海外就醫需求的患者們,一定要嚴選服務機構,保障海外就醫的安全性。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