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11/15 0:00:00 來源:
未知
文:劉雨曦
受國內政策、產業環境、消費升級、消費群變化等多方因素驅動,中醫藥市場駛入發展新航道,圍繞“以消費者需求”為競爭核心而呈現出百舸爭流之勢。基于此,上游工業和零售藥店該如何施展拳腳,掘金中醫藥市場呢?
工業牽頭,傳承與創新并行
觀之醫藥零售行業現狀,工商之間博弈最多的是利潤問題。有工業企業就表示,目前醫藥行業把所能獲得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對于中醫藥認知,對傳統的醫德、藥德,工藝理解都存在明顯不足,中醫藥傳承與創新需要堅持老祖宗傳下來的“工匠精神”。
基于上游工業處于供應鏈源頭這一本質屬性,理所當然承擔了“創新”牽頭人的角色。如今大多工業已不再拘泥于祖輩流傳下來的古法炮制中藥工藝,而是針對消費者對便利性愈加迫切的需求及適應現在生活節奏,大膽進行工藝創新。
最早的中藥主要還是以丸劑為主,而當今市面上各式劑型琳瑯滿目:顆粒、片劑、口服液、膠囊、滴丸等等。如廣譽遠剛推出龜齡集時是散劑,為方便消費者服用不被藥粉所嗆,20世紀80年代起改為膠囊;中智通過專利技術打破中藥材植物細胞壁,創新性研制草晶華-破壁草本系列產品;東阿將阿膠研磨成粉并制成阿膠漿,更便于消費者服用及吸收......
針對越來越多中藥生產企業加入到創新隊伍這一舉措,深圳智行合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吳小智表示,這是必然也是必須經歷的階段。“對工業而言,中藥的創新大多是多元化開發或后續產品的加工,是產品與技術的邊緣擴增,創新成本相對較低,是邊緣性放大的增量效益。”
終端協同,建立專業服務體系
作為合作模式的落地方,零售藥店即是廠商的產品銷售平臺,也是工商雙方的品牌傳播陣地。“中醫藥市場規模放大,連鎖藥店渠道不一定需要銷售量或銷售額來支撐,更多的可能是,以消費者核心需求為基礎,建立專業顧問服務的加盟體系,去擷取中醫藥市場規模放大的果實。”上海源濡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則紅表示,零售渠道核心要做的是開拓新視野,一方面著力于培養中醫藥專業人才,一方面創造新模式來釋放市場巨大容量。
誠然,對零售藥店而言,上游工業實踐創新的大膽行為,對連鎖渠道的客流開拓、銷售增長、毛利提升都帶來機遇。對此,吳小智肯定道:“這些工業企業本身就在合作,是工商合作價值的深度開發,效能提升性價比好,加上中藥生產企業對藥房狀況相對比較了解,在市場開發、營銷策劃、活動落地、員工教育與激勵方面相對輕車熟路,比較容易培養出市場的增量空間。”
他補充分析,對零售藥店的顧客而言,中藥產品的深度開發,無疑會給顧客帶來更多的價值需求滿足,而且很多中藥養生、調理等功能是普通藥品所無法滿足的。而對連鎖企業的員工而言,則是一種激勵或者直白說獎勵資源的拓寬,以及服務顧客手段的豐富。
其實,在面臨巨大市場機遇的同時,挑戰也是并存的。業內很多聲音表示,中醫藥市場最大的挑戰即顧客接受度的瓶頸突破問題,即藥品上市后是否在藥店變成慢銷產品甚至滯銷產品?其實,真正了解客戶需求,并以此建立具有競爭力的服務體系,才是藥店零售渠道搶占中醫藥市場的核心武器。
以近年來藥店所探討的精準營銷為例,結合產品功效找到精準的目標客群,工商雙方還可以在現場對顧客進行有關產品的功效、服用方法、禁忌以及相關健康保健知識教育,在為顧客提供更專業、更全面的售前服務的同時,也為產品及企業的品牌形象起到了有效宣傳。
以顧客需求為軸,共探供零新模式
從當今中醫藥行業發展現狀來看,中藥創新不論是對上游工業,抑或終端藥店都寄于很大期望,但需要雙方都拿出足夠的決心與耐心,以戰略的高度去看待這類產品的創新。袁則紅直言:“在中醫藥創新中,工商雙方應該注意三個方向——引流、毛利、口碑。藥店需要思考如何將三者進行有效組合、均衡并實現三者更大化;而工業也不一定必須要制定高價產品,這樣更能獲得藥店渠道的青睞。”
作為連鎖企業,赤峰人川商品部經理謝東輝認為,創新產品若要快速被消費者接受在終端市場建立品牌影響力,首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顧客教育,“供應商應專注于利用專業的團隊,研發出適合市場的產品,并清楚將產品的原理及功能、優勢傳遞給零售商,只有零售商真正認可、接受、相信你的產品,他才能真正尋找到需要的顧客群,才會有銷售。”
吳小智則綜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1、供零聯手,做好針對性的市場調研與產品體驗,收集最原真的意見,做好初始設計與后續改良;
2、產品上市時,供零合議做好商品定位,對顧客、員工、商業、工業都要留足價值空間;
3、一定要有配套的市場營銷策略跟進;
4、藥店一定要給予此類產品足夠的關注力度與獎勵力度;
藥房需要階段性地把此類產品串聯成商品線,用品類組織化思路去做好長線經營。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