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8/1/2 0:00:00 來源:
未知
今年 2 月,人社部公布了新版醫保目錄,距離上次醫保目錄更新( 2009 年)已時隔 8 年。進入醫保目錄意味著醫院終端市場對產品的全面開放,而目前醫院終端仍然是藥品市場的主導。因此進入醫保對藥品銷量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今年 9 月各省陸續開始執行新醫保,我們認為其影響將在 2017 年四季度至 2018 年一季度開始顯現, 在未來 1-2 年帶來持續的快速放量。我們將相關港股醫藥公司進行了整理。
新版醫保目錄今年 2 月公布。 今年 2 月 23 日,人社部官網發布新版《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 。 西藥和中成藥部分共列示藥品 2535 個, 相比 2009 年版目錄增加 339 個,增幅 15.4%,中藥飲片部分未做調整。其中包含西藥 1297 個, 增幅 11.4%;中成藥1238 個(含民族藥 88 個) ,增幅 20.0%。 西藥甲類藥品 402 個,中成藥甲類藥品 192 個,其余為乙類藥品。 甲類為保障性藥品, 100%報銷;乙類藥品報銷比例由各地自行設定。 各省(區、市)對甲類藥品不得進行調整,而乙類藥品的數量與限定支付范圍各地可進行不超過 15%的調整。
醫保談判品種 7 月確定。今年 7 月, 人社部發布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結果,額外 36 個談判品種被納入醫保乙類目錄。 談判品種均為臨床價值高但價格貴的專利或獨家產品。 這 36 個品種包括 31 個西藥和 5 個中成藥,多用于治療腫瘤、心血管、腎病、眼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包括臨床療效顯著的重大創新藥物: 康柏西普、阿帕替尼等; 臨床需求迫切的進口藥物: 曲妥珠單抗、來那度胺等; 以及部分罕見病治療藥物: 重組人凝血因子 VIIa 和重組人干擾素 β-1b。 重慶、 安徽、浙江、 廣東衛計委發布陸續通知, 談判品種不納入藥占比,以確保臨床需求得到滿足。
醫保目錄擬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人社部在今年 4 月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建立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有關意見建議的通知》,表示將逐步建立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包括退出機制。基本原則是平衡兼顧臨床需求、支持創新與醫保基金承受能力。對于新批準的藥品、專利藥、非獨家品種、目錄外已上市品種分別采取不同的辦法和規則。 根據人社部公告, 醫保目錄的政策思路是“補缺、選優、支持創新、鼓勵競爭”,對工傷保險用藥、兒童藥、創新藥、重大疾病治療用藥和民族藥予以重點考慮和支持。 我們認為動態調整機制對臨床價值高的品種影響不大,對輔助用藥、安全但無效的藥品或帶來較大影響。
大部分省市區已于 9 月開始執行新版醫保。 人社部發布新版目錄時指出, 各省(區、市)在 2017 年 7 月 31 日前完成乙類調整工作,并發布各省目錄后1 個月內執行新目錄。實際上,約 19 個省份在今年 9 月份已開始執行新版醫保目錄,其他省份預計將在 18 年初以前開始執行。
投資建議: 我們建議持續關注新版醫保目錄相關企業。我們認為(1)新版醫保目錄對藥品銷售的影響將在 4Q2017-1Q2018 開始顯現; (2) 未來 1-2 年藥品銷售會進入快速放量期; (3) 銷售額受降價幅度以及銷量的綜合影響。 (4) 藥企對招標工作的推進以及營銷隊伍對醫院終端市場的覆蓋也會影響整體銷售情況。
責任編輯: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