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8/5/21 0:00:00 來源:
未知
兩千億市值是如何煉成的?
2017年,恒瑞醫藥突破2000億元門檻,成為第一只市值突破2000億元的醫藥股,截至5月18日,恒瑞醫藥市值已達到2601.79億元,遠遠拋離當初同樣是千億俱樂部的康美藥業(1326億元市值)、云南白藥(1157億元市值)、復星醫藥(1071億元市值)。
從2015年的不到千億市值,到2017年成為國內第一家市值破2000億元的制藥企業,“巨無霸”的背后邏輯是什么?
答案是:研發和銷售兩手都硬。
在研發能力方面,恒瑞醫藥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的“一哥”。2017年年報顯示,恒瑞共有17個創新藥處于臨床開發階段,目前共有2個創新藥(艾瑞昔布、阿帕替尼)上市銷售。2018年,恒瑞醫藥將迎來密集收獲期,19K、吡咯替尼、SHR-1210等3個品種有望于年底前獲批上市。到2020年,恒瑞有望實現7個創新藥上市銷售,預計合計貢獻營收80-100億元。
2017年,恒瑞醫藥研發投入達到17.59億元,同比增長48.53%,占營收比重為12.71%。在國內上市藥企中排名第一,總研發費用是排在第三位的海正藥業2倍,預計隨著恒瑞營收的提高以及研發項目的不斷增多,與國內藥企的研發費用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對標跨國巨頭,雖然研發費用差距明顯,但研發投入與營收比重不斷逼近,甚至比肩強生,按照恒瑞醫藥研發投入的增長趨勢,有望追趕輝瑞公司。
2017年藥企研發費用對比

來源:企業年報
同時,恒瑞醫藥緊跟研發熱點,實現創新藥全靶點布局,從仿制藥到小分子創新藥再到大分子新藥均有布局,管線布局完全不輸跨國巨頭。
恒瑞醫藥創新管線和制藥巨頭對比

來源:CDE,長江證券研究所
“巨無霸”的下一個增長點
2017年,恒瑞醫藥實現營業收入138.36億元,同比增長24.7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2.17億元,同比增長24.26%。收入增長主要來自腫瘤藥、麻醉藥和造影劑,分別占營收比重41.39%、26.04%、13.70%。
恒瑞醫藥近5年營收和凈利(億元)

來源:企業年報
抗腫瘤業務增速18.47%,由于老品種增速放緩,整體增長略低于預期。抗腫瘤板塊的增長主要由于創新藥阿帕替尼在2017年7月作為36個國家談判藥品之一,降價37%,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快速放量,銷量同比增長74%。
根據中標價格區間與醫療機構的采購量,綜合醫保談判時間點,以不同規格的最低價作保守測算,2017年阿帕替尼在集中招標的醫療機構中銷售額至少達到16億元。
2017年阿帕替尼在藥品集中采購中的中標情況

來源:企業年報
零售市場逐步發力
事實上,恒瑞醫藥一直在積極拓展零售市場,根據中康CMH監測數據,近3年來,恒瑞醫藥的零售市場一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2017年達到12.3億元,同比增長30.85%。
恒瑞醫藥近5年零售市場銷售情況(億元)

來源:中康CMH
從產品結構來看,恒瑞醫藥在零售渠道主要以心血管、消化及代謝、抗腫瘤與免疫調節劑等3大品類為主,合計貢獻恒瑞零售渠道銷售額的81.17%,心血管和消化代謝份額相當,均在29%左右,抗腫瘤與免疫調節劑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為22.22%,但增速最快,達到66.35%。
恒瑞醫藥近5年來零售市場三大領域市場表現(億元)

來源:中康CMH
同時,得益于處方外流,降壓藥、降糖藥、抗腫瘤等慢病用藥表現突出,占據恒瑞零售市場前五位置,而從TOP5品種增長趨勢來看,各品種表現大有差別,心血管藥物厄貝沙坦依然領軍市場,但份額有所下降,從2015年的31.8%下降至2017年的21.4%;抗腫瘤創新藥阿帕替尼自2014年底上市后,增速驚人,有趕超厄貝沙坦之勢,成為恒瑞零售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位列第三的羅格列酮片則表現較平緩,2017年市占比小幅上揚;名列第四、第五的糖尿病藥物格列齊特、二甲雙胍自2015年后市場份額開始下滑。
2013-2017年恒瑞醫藥零售渠道TOP5品種市場份額及增速變化

來源:中康CMH
值得注意的是,在儲備管線選擇上,恒瑞傾向于心血管、糖尿病以及腫瘤等慢病領域。根據恒瑞醫藥規劃,企業將現擁有186個品規分線銷售,在零售市場的布局就包括DTP線(抗腫瘤系列4個品規)、慢病線(4個品規)、OTC線(抗生素、心血管等44個品規)等52個品規。
目前,恒瑞醫藥正針對慢病板塊組建專線銷售隊伍,以慢病為首推品牌,通過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搭建戰略合作平臺,全國布點,逐步發力零售市場,預計未來糖尿病、心血管等慢病管線將開啟新一輪增長,而隨著重磅腫瘤藥阿帕替尼適應癥的不斷開拓,有望進一步帶動抗腫瘤板塊DTP業務的增長。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