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8/6/7 0:00:00 來源:
未知
作者:林多娜
一哥
截至6月6日收盤,恒瑞醫藥市值破3000億大關,總市值達到3034.70億元,而距離恒瑞登上2000億臺階僅僅6個月時間,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醫藥股“一哥”。

在創造3000億市值的同時,估值也上升到90倍。不過,業績就未見與之對應的提升。4月26日,恒瑞醫藥發布的2018年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其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57億元,歸母凈利潤9.49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21.70%、16.95%,而2017年全年及一季度的業績增速分別為24.25%、18.63%。
一季度業績增速放緩的局面可能即將發生改變,2018年恒瑞醫藥將迎來密集收獲期,5月中下旬以來,恒瑞醫藥研發項目利好消息不斷,多款藥物獲臨床批件或新藥證書。

新康界統計發現,恒瑞醫藥近期取得的5個《藥物臨床試驗批件》中,有3款屬于腫瘤治療領域。其中,最新一項公告為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19K)獲批上市,原研藥為安進公司Neulasta,1991年獲FDA批準上市,成為全球首個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2017年全球銷售額達到17.6億美元,但未在中國上市。恒瑞醫藥在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研發項目上已投入9800萬元,預計其上市后將帶動公司業績增速換擋。
不難發現,研發能力是帶動恒瑞醫藥股票上漲的關鍵動力。5月30日,《福布斯》雜志發布2018年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百強榜單,中國共有7家企業上榜,恒瑞醫藥是唯一一家中資醫藥企業,且排名較去年上升了18位,至第64名。2017年恒瑞醫藥研發投入達到17.59億元,同比增長48.53%,占營收比重為12.71%,比肩強生等跨國巨頭。
值得一提的是,恒瑞醫藥等18家大健康板塊企業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順利“入摩”,在提振投資者情緒的同時,隨著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參與度進一步提升,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比例會持續上升。此外,上交所與中證指數日前宣布,6月11日起,恒瑞醫藥與青島海爾、三六零等股票一道調整進入上證50。
第二把交椅
5月30日,藥明康德結束16個漲停板之路,成為最快破千億市值的醫藥股,股價從發行價21.6元/股翻了幾番至過百元,截至6月6日收盤,報124.06元,總市值達到1292.69億元,坐上國內醫藥股市值的第二把交椅。
可以說,藥明康德是成功私有化的典例。
2000年,李革回國創建了藥明康德。用了7年時間,2007年,藥明康德成為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生物科技的中國企業。第二個7年時間,2015年,藥明康德宣布完成私有化,從紐交所退市,當時市值僅為3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不到220億元。
退市后,藥明康德將其業務一拆三:合全藥業于2015年登陸新三板,藥明生物于2017年在港股掛牌,藥明康德于2018年回歸A股。
近年來,藥明康德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8.78億元、60.48億元、77.20億元,3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5.85%。招股說明書顯示,預計2018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區間為20.50-22.5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94%-27.53%。
不過,藥明康德動態市盈率高達111倍,與其業績增長情況相比可能存在潛在的股價泡沫風險。去年,華大基因在18個漲停板后,一度躋身千億俱樂部,不過隨后進入震蕩期,到6月6日,華大基因市值已經跌入500億區間,短短半年市值腰斬。藥明康德能否在資本市場走出獨角獸的成長路徑,穩坐第二把交椅還有待時間檢驗。
三國殺
在兩大千億創新企業身后,千億俱樂部的其他“玩家”已悄然演變至“三國殺”局面。
在近一個月,復星醫藥(市值1149.41億元)的資本市場表現相當動蕩,其高層人事變動頻頻,3月底,在公布年報的同時,復星醫藥公告復星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廣昌不再兼任復星醫藥非執行董事和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另外,復星醫藥非執行董事康嵐、復星醫藥副總裁邵穎也不再擔任公司職務。2018年一季報顯示,復星醫藥在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7.19億元,同比增長47.38%;扣非凈利潤5.27億元,同比增長1.72%。

康美藥業(市值1261.97億元)作為中醫藥全產業鏈的行業龍頭,從中藥材貿易,到中藥飲片商業流通,再到中藥大健康消費品,多線業務每個環節形成護城河。一方面迅速擴大飲片市場,另一方面與醫院形成深度合作關系,打造“互聯網+醫療服務”O2O模式。2017年,康美藥業實現營業收入264.77億元,同比增長22.34%,增速超出醫藥行業近10個百分點,凈利潤41.01億元,增22.77%,基本每股收益增17.54%;今年一季度,公司繼續保持良好上漲勢頭,實現營業收入91.3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68%,凈利潤14.23億元,同比增33.28%,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32.72%。
可以說,云南白藥(市值1160.95億元)是通過品牌賦能的典例,在2017年,云南白藥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迎來公司體制機制和經營發展的轉變的同時,也收獲大量現金流入。2017年,云南白藥實現營業收入243.15億元,同比增長8.50%;實現凈利潤31.45億元,同比增長7.71%。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