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鴨先生洗腦
中國虎網 2006/12/5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國人天生是政客。
這可能和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有關系,幾千年的基淀,政治已經記錄在了了中國人的基因上。大概中國從有文明開始,中國人就處在人口多而人均資源匱乏的環境中,而中國一直又是一種封閉的農業文明,不像歐洲,沒吃沒穿就駕船出海,時而當商人,時而當海盜。
由于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匱乏,要想獲得比別人多的資源,活的相對自在點,辦法就是阻止別人獲得資源,原始社會靠拳頭,文明社會靠腦子。
今天,金戈鐵馬,縱橫捭闔的故事已經成為人民群眾玩政治的參考資料,但是現實的故事還在單位里,公司里,辦公室里不停的上演。生存的壓力,社會道德底線的徹底崩潰,這就是我們面對的這個社會現實。
有三個人存在,就會形成政治斗爭。想不想參與其中,有時并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轉移,上學時,一個老師說:政治這個東西,如果你不去主動關心它,它就會反關來主動關心你。那時你反而就被動了。
有關人與人之間所有的關系的總和,都可以列入政治的范疇。
這里謹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記錄一個失敗者的經歷。
2003年,D公司經歷了一次大地震,年初由于公司高層人物斗爭,導致了不可控制的結果,具體的細節我們無法得知,但是大約可以猜出,最終結果是一號和二號同時出局,這是斗爭的最差局面――雙輸。公司的運營也出現很大困難,不得以,D公司的總公司派了一個高級經理代理總經理的職位以維持局面。
經過半年的尋找和物色,總公司終于通過獵頭公司找到一個看上去很完美的總經理候選人:野鴨先生。
野鴨先生海龜經歷,年富力強,又有行業背景,看上去真的是很合適。但是野鴨先生對他將要面對的這個爛攤子還是缺少足夠的了解。這里說幾句費話,如今報紙和獵頭網站上經常可以看到招聘銷售總監,總經理,財務總監一類的高級職位的消息,要求很高,待遇好像也不錯,但是細想想,一個年薪幾十萬的職位要必須從外面來找人,說明了什么問題?可能的原因有幾個:
1、 公司內部人才梯隊建設有問題,以至于內部沒有合適的人選,公司的高層是有問題的。
2、 公司出現大的動蕩,相關職位的人非正常離職。
3、 公司內耗,有資格的人選斗來斗去,誰也不服誰,只好請外腦。
以上幾種情況可能同時存在,那么這個高級職位就是一個火山口。
野鴨先生不幸就遇上了這樣的局面。
8月份,野鴨先生走馬上任,開始了在D公司短暫的職業生涯。
野鴨先生在江湖上混了這些年,也不是吃干飯的,洋人中國人見了不少,權謀之道還是懂的一些的。且看野鴨先生的幾把火。
一、狼群戰術
野鴨先生知道,自己一個人面對這個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的公司,顯得勢單立薄,必須拉起自己的隊伍,否則自己的聲音很可能被公司以前的人的噓聲淹沒。野鴨先生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改造了該公司的銷售部的架構,將全國分成幾個大區,其中重要的幾個區域的經理全部換成了自己以前的小弟,然后自己的小弟再招兵買馬,幾個月的時間,迅速將以前的全國銷售經理架空,對于以前的業務員分化瓦解,有的被轉崗,有的被解聘,大部分被邊緣化。
此一役,野鴨先生可謂首戰告捷,野鴨先生認為局面已經被自己完全控制,在年底的一次會議上,頗有躊躇滿志的意思,長纓在收,蒼龍可縛也!
野鴨先生的簡歷一直掛在世界經理人沙龍(salon.icxo.com)上, 也就是說,獵頭隨時隨地都在觀察他的動態,如果他失業了,可以在沙龍里面立即顯示待業或即將待業狀態! 野鴨先生的狼群戰術,從理論上來說是正確的,一般的企業里的空降兵是很難成功的,但是如果空降一個團隊,成功的幾率就高很多,能從以前的公司帶過人來,說明還是有點人格魅力的,或者說比較能忽悠。
但是野鴨先生的問題在于帶過來的人并不給他提氣長臉,由于感覺自己是老大的嫡系,是錦衣衛,是中央軍,所以優越感很強,而實際的業務能力有實在是有限,野鴨先生又是死要面子,處處維護自己的小弟們,所以,很快形成了新員工和老員工在內心深處的敵對情緒。相信野鴨先生也能夠感覺到這種情緒的存在,但是他太自信了,認為自己從人數和權利上已經控制了局面。
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所面對的局面都要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野鴨先生并不知道可能站在自己敵對面的人對自己的傷害能力到底有多大。這是最要命的事。
所以事后看來,野鴨先生的首戰告捷其實是個巨大的敗筆,他并沒有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他迅速的將自己置于整個公司老員工的對立面。如果野鴨先生能忍住寂寞,當三個月的孫子,深入了解公司的背景情況,配合增加福利等收買人心的動作,將80%以上的人搞定,然后在逐步將自己的人馬不露聲色的滲透進來,以后的日子也許會好些。
關于野鴨先生用人的問題也值得商榷,一直以為,低調的人才能成事,野鴨先生的小弟和小廝們,算是相當囂張。以至于地球人都知道他們是新老板的嫡系,所以非嫡系的人必然認為將來會遇到不公正待遇,即便嫡系們真有本事,別人也會認為是受到老板的特殊待遇。
真正NB的老板,你不知道誰是他的親信,大家表面一團和氣,底下卻人人自危,唯有效忠老板才能自保。象野鴨先生這樣將靶子掛在自己和自己嫡系胸前的舉動無異是愚蠢的。
野鴨先生的可悲之處還在于當半年之后他黯然離去的時候,他帶過來的人沒有一個愿意陪他殉葬,還繼續在D公司享受野鴨先生帶給他們相對舒適的生活,知道一年之后實在混不下去了,才相繼離開,有福有人同享,有難卻無人同當,實在是野鴨先生做人的悲哀。
二、洗腦工程
關于野鴨先生在D公司開展的洗腦工程要從杰克韋爾奇說起,似乎扯遠了,但必須從心理的角度解讀其具體行為。韋爾奇被譽為最偉大的職業經理人,幾年前韋爾奇寫的自傳在國內被廣大職業經理人奉為圣經,相信野鴨先生也拜讀過該書。可以說國內很多職業經理人都中了韋爾奇的毒,為什么這么說呢?韋爾奇取得的業績可謂蓋世無雙,韋爾奇在做穩GE的頭把交椅后對于GE的一系列改造基本都取得了成功,但是他的成功不可復制,這一點讀者應該都很清楚,正因為這種不可復制性,韋爾奇的很多舉動就只有觀賞性而沒有可操作性。6西格瑪,無邊界,學習性組織等等,要在自己的企業中實踐,就必須想想你的環境與韋爾奇是否有可比性?
這里面可能創建學習性組織最方便操作了,韋爾奇的晚期,以企業宗師的面貌出現,他有足夠的資格扮演這樣的角色。首先,他在GE服務時間足夠長,他在企業的根基足夠牢固;其次,他當年繼承人的身份是欽定的,具有天然的合法性;最后,他在GE取得的成績是得到董事會和華爾街一致的認可的。同時滿足以上幾個條件,他才敢在職業生涯晚期過一下好為人師的癮。
而我們的野鴨先生,上任伊始,就猴急的要過過癮了。
首先,給每一個員工發了一本書《誰動了你的奶酪》,這本書現在看來是笑話,當時正是紅的時候,主要是給員工一種心理暗示,搞的人人自危,想必很多朋友都收到過這本爛書。接著,在公司中層中,每人發了一本《打破一切慣例》,并要求寫讀書心得,每周要開學習交流會。
可以想象,野鴨先生以上舉動在公司中引起多么大的反感,因為野鴨先生的地位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并沒有得到員工的認可,剛來幾天,沒有什么業績,搞這么一套洗腦的游戲,是公然嘲笑員工的智商與情商,僅僅是為了滿足野鴨先生的虛榮心。
對企業的員工理念的改造,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實現的,企業文化,也就是企業做事的方式,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本書可以改變的,野鴨先生此舉,無異將自己推倒了公司員工的對立面。
現在很多大大小小的領導們,熱衷于想員工推銷改造思想的書籍,最多的就是“奶酪”“加西亞”“你為誰工作”“沒有借口”等幾本,如果不幸你被領導送了這么本爛書,看看目錄,看看封底就足夠了,然后就放到村口的廁所吧。
如果領導敢于用此舉藐視員工的智商,員工就有理由鄙視領導的智商,可以送兩個字,SB。
真正想改造一個企業的做事的方式,首先靠領導的言行示范,其次靠政策的完善和執行。大家都是成年人,以后希望贈書這樣的弱智行為少出現一些,讓書攤上的偽書少一些吧!
三、鎮壓黑信
由于野鴨先生一系列的錯誤,民間的抵觸情緒又沒有合適的渠道得以釋放,一個人或者一些人在經過權衡利弊之后,找到了一個對自己傷害很小(或沒有傷害)而對野鴨先生可能造成很大傷害的方式――匿名信。
首先要強調,匿名信是一種很不道德的方式,這是大家容易理解的。D公司在2003年年初已經發生過一次針對前任去全國銷售經理的匿名信事件。由于這次事件,使得公司內部員工之間的信任降到了最低水平,在民間展開了一次“誰是黑手”的大討論,情景很像“波羅”系列偵探小說,罪犯就在你們中間,人人都有犯罪動機,人人都可能是罪犯。當然,年初的這次匿名信時間最終沒有準確找到作者,但是基本可以圈定幾個嫌疑人。而正是這次事件也使寫信的人嘗到了甜頭。
野鴨先生這次遇到的匿名信事件,情況要比年初的那次還要危險,那次是針對個人,而這次是針對公司的,匿名信發給了公司的客戶,而且做的很專業,用公司的信紙,公司的信封,就差公司的公章了。匿名信的內容基本是恐嚇客戶,希望客戶不要在與D公司做生意。匿名信的作用最初就是要制造混亂,混淆視聽。因為寫信的人短時間內無法收集野鴨先生的不軌行為,所以只能以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來證明野鴨先生的無能。這種行為實在是一種非常不道德的行為,因為如果直接針對個人,受損害的只有一個人,屬于個人恩怨的范疇,而損害公司的整體利益,就是綁架了公司全體員工的利益而滿足個人泄私憤的快感。
野鴨先生當然知道黑信事件性質的惡劣和后果的嚴重。他知道必須要采取行動了。
我很懷疑野鴨先生在采取行動之前是否認真反思過為什么會出現黑信,是否已經圈定了嫌疑人,是否考慮過可以有幾種行動方案。
最終野鴨先生采取的行動很像黨務運動。首先成立了專案小組,有兩位“資深員工”組成,然后公司每個人都要接受審查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