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天山花開蜂膠的功效
產品類別:未知類型
信息內容:蜂膠是蜜蜂從植物芽孢或樹干上采集的樹脂(樹膠),混入蜜蜂口器中腺體的分泌物,再和花粉、蜂蠟加工制成的一種膠狀物質,是蜂巢的保護傘。一個5~6萬只的蜂群一年只能生產蜂膠100-150克,被譽為“紫色黃金”蜂膠有廣譜的抗菌作用
(1)抗菌作用
1967年,美國的林登佛爾塞(Lindenfelser)的研究證明,蜂膠對25種細菌有抑制作用。
1980年,中國的賀天笙等通過試驗證明,蜂膠對14個菌種,包括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1994年,日本的松野哲也通過試驗證明,蜂膠對16種菌,包括肺炎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鼠傷寒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1996年,中國的程文顯等通過試驗證明,蜂膠對于牙周疾病的致病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后便研制出了蜂膠牙膏)。
(2);抗癬菌作用
1975年,中國的房柱等通過試驗證明,蜂膠對至少10種癬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同一期間,房柱等試用蜂膠治療牛皮癬(銀屑病)160例。一般在服 食蜂膠2—4個星期后才開始見效。顯著療效大部分在服用蜂膠后兩個月左右出現。有效率70%。病程短的療效較好。
2.蜂膠能增強某些抗生素的作用
蜂膠不僅能單獨使用,對致病細菌、病毒、原蟲等,有抑制或殺滅作用,而且還能和某些抗生素和青霉素(Penicilin)等合用,提高這些抗生素的抗菌力量及延長其抗菌活性。
3.蜂膠有抗炎鎮痛的作用
(1)抗炎作用
英國牛津大學的考爾德博士等進行的試驗顯示,蜂膠有抗炎作用,而且蜂膠的抗炎作用,而且蜂膠的抗炎作用又比傳統藥物阿司匹林強。(試驗細節省略。)
1992年,日本峰下哲等進行的實驗也證明,蜂膠有抗炎作用。在實驗中,把大鼠分為三組。1組給口服阿司匹林,叫阿司匹林組,1組給口服蜂膠,叫蜂膠組。1組不給吃任何藥物,叫對照組。
服藥后1小時,在各組大鼠后腳皮下注射化學物質,誘發炎癥水腫,然后,每小時檢測發炎腫脹的程度。
實驗到了第7小時的時候,各組大鼠后腳的腫脹體積分別為:
對照組 0.60ml 阿司匹林 0.48ml 蜂膠組 0.46ml
實驗顯示,蜂膠和阿司匹林都有相似的抗炎作用。
(2)鎮痛作用
1986年,中國的沈勝利等利用某定量的電力刺激法,對60只雄性小鼠進行鎮痛實驗。
在實驗中,將小鼠分成蜂膠組和普魯卡因對照組。蜂膠組的小鼠尾根部用浸入蜂膠提取液的棉花包住。一分鐘后,立即拿開棉花,用定量電力刺激各組小鼠尾根部,連續刺激5下,1分鐘記錄1次,觀察小鼠是否產生疼痛的鳴叫。凡一連刺激5下都不產生鳴叫的,表示有鎮痛作用。
4.蜂膠有促進組織細胞再生的作用
1980年,中國的鄭義誠等作了下列實驗,在兔子的耳朵上造成4處皮膚損傷,然后在兩處創面涂上蜂膠,另外兩處不做任何處理,作為對照。
涂上蜂膠的兩處表皮在第6天就已痊愈。未經任何處理的兩處創面出現潰瘍,只在潰瘍邊緣見有少量上皮細胞生長,未見痊愈。
實驗說明,蜂膠有促進組織細胞再生的作用。
1995年,雜列斯基(Zalesky)報導,在狗的頸部A、B、C、三個部位切去一層皮,造成直徑2cm的創傷。
在A部位的創傷涂上蜂膠
在B部位的創傷涂上乙醇
在C部位創傷不做任何處理。
用蜂膠處理的傷口第二天就顯示治療效果,表現為:底部干燥,創傷面積開始縮小,接著下來的幾天,傷口繼續縮小,到了第9天,傷口完全愈合。而涂上乙醇及不做任何處理的傷口愈合很慢。當用蜂膠處理的傷口愈合時,其他兩個傷口的直徑還大于1cm。這一實驗也證明了,蜂膠有促進組織細胞再生的作用。
5.蜂膠對胃潰瘍有治療作用
1987年,中國的張震等用53只大白鼠進行了以下的試驗:
對53只大白鼠進行手術,然后用化學物質在大白鼠的胃壁引起潰瘍。手術后第二天開始喂藥。
實驗組28只,每天喂蜂膠。
對照組25只,每天喂生理鹽水。
到了第14天,將所